大力發展海上旅游是青島加快建設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重要抓手,碼頭是支撐青島海上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但青島沿海一直缺少高標準的客運碼頭,碼頭站點設施簡陋,泊位稀缺,與秀美蜿蜒的海岸線資源稟賦不匹配。今后,這一情況將得到有效改善。記者在日前召開的相關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將完善海上旅游基礎設施。優化碼頭布局,完善“一程多站”式海上旅游線路格局,擦亮“海上看青島”品牌,年內完成青島灣棧橋碼頭(二期)、東大洋碼頭改造等項目,新開通2條海上旅游航線,進一步提升青島海上旅游服務品質。
4月5日,青島棧橋景區迎來眾多國內外游客。
青島灣棧橋碼頭項目坐落于市南區風景名勝核心區,緊鄰青島旅游地標棧橋,地理位置優越。工程總體分為兩部分,包括北側游艇碼頭區和南側旅游客船區。其中,南側旅游客船區港池處設置鋼質躉船2座,形成旅游客船泊位6個;北側游艇碼頭區陸側建設平臺100平方米,平臺西側設置主浮橋一座,主浮橋兩側布置浮泊位127個,主浮橋端部設置2道浮式防波堤。2024年5月,青島灣棧橋碼頭一期投入運營后,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不僅滿足了上千名游客上下船的集散、候船需求,更通過實施“五統一”聯合運營模式,有效遏制因低價競爭導致的“欺客、宰客”現象,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小散亂”問題,游客的旅游體驗顯著提升。
從空中俯瞰,小青島猶如一把小提琴,棧橋像靈巧顫動的琴弦,外側的浮式防波堤則像小提琴彈奏出的一道優美音符,為這座濱海旅游城市增添了一抹浪漫氣息……4月2日,青島灣棧橋碼頭二期項目順利通過交工驗收,計劃旅游旺季前投入運營?! ?/p>
記者從市海上旅游客運碼頭整治工作專班獲悉,二期項目建成后,客船泊位由原來的2個增至6個、泊位總長度由80米提升到240米,小艇泊位由原來的6個增至127個,碼頭綜合接待能力提升近10倍,有效填補了青島海洋旅游客運碼頭布局的短板,將通過整合優化青島灣沿岸旅游資源,形成規模效應,全面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極大提振海洋旅游產業從業者的發展信心。
作為提升膠州灣北岸海上旅游品質的重要項目,東大洋碼頭改造項目目前已完成初步設計,正在積極推動用海、疏浚、清淤手續辦理,環境評價報告和通航安全論證等工作也在加緊進行,爭取年內建成通航。今年3月發布的《紅島東大洋碼頭躉船采購項目招標公告》顯示,項目將在東大洋碼頭北側設置長45米、寬9米躉船一座,通過25米鋼引橋連接碼頭和躉船,新建躉船可提供2個35米客船泊位。“該項目的實施將打通紅島至老城區的海上交通航線,解決膠州灣北岸沒有旅游船舶直達停靠的問題,進一步豐富膠州灣內海上旅游業態,為開發更多海上旅游航線、實現膠州灣北岸與東岸旅游一體化發展注入新動能。”青島旅游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文化旅游品質,深化海島旅游開發攻堅。在加快破題海島旅游開發方面,青島按照“一島一策”原則加快推進靈山島、竹岔島、小管島等重點海島旅游開發,改善陸島交通條件,因地制宜打造親子研學、休閑垂釣、康養度假等差異化產品。靈山島新碼頭建成完工,竹岔島啟動20余億元建設項目,小管島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其中,竹岔島建設項目將呈現一個現代化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實施度假村建設工程和南屯酒店建設工程,布局寬敞的精致客房、綜合碼頭、休閑設施等業態。
下一步,青島將以現代化碼頭設施為硬件支撐,持續優化海洋旅游聯合運營機制,促進海洋資源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持續擦亮青島海洋旅游“名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