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的成功是幾代動畫人承上啟下、前赴后繼努力的結果,也是千部百部經典作品撐起的成就。
拍攝經典動畫《哪吒鬧海》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是中國動畫史上的傳奇,從新中國第一個動畫英雄“神筆馬良”,到《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其輝煌成就不僅塑造了中國動畫的黃金時代,更在世界動畫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靜安是中國動畫電影發源地,也見證了它百年的發展。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動畫繼無聲電影之后傳入中國,這種新奇的藝術形式一經問世,就得到大批觀眾的喜愛。
文|洪畫千
中國動畫電影從靜安走向世界
▲20世紀五六十年代
萬航渡路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
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立志要創作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動畫,于是開始模擬試驗。沒有試驗場地,就把大家的起居室——位于靜安區天通庵路三豐里一間僅有7平方米的亭子間作為實驗室。1922年,接受商務印書館的邀請,萬氏兄弟創作了《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動畫廣告片——盡管這是一部商業宣傳片,但它卻是我國第一部動畫廣告片,也填補了我國動畫產業長久以來的空白。
▲萬氏兄弟
1949年,專門攝制美術片的機構——美術片組在長春東北電影制片廠成立,漫畫家特偉為主要領導人。但是,東北天氣過于寒冷,拍攝動畫片的賽璐珞不夠用,于是要用冷水把舊片子的顏色洗干凈、晾干了,反復使用,僅此一項就讓人十分頭疼。加上東北地區人才資源、物質條件匱乏,交通不便利等因素,文化部領導綜合考慮,決定把動畫片組遷往上海。1950年,美術片組南遷靜安區萬航渡路618號,成為上海電影制片廠的一部分,即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前身。
在特偉“探民族風格之路,敲喜劇樣式之門”創作方向的指導下,20世紀五六十年代,動畫片百花齊放、形式多樣,拍出了一批至今依然是世界美術電影歷史上最優秀的作品,以及在國內外聲譽鵲起的影片。其中,就包括洪汛濤先生任編劇的《神筆》。
▲1980年“馬良”“孫悟空”獲獎歸來
01
木偶片《神筆》的由來
童話作家洪汛濤先生所著的《神筆馬良》在1955年2月《新觀察》第三期雜志上首次發表之后,上海電影制片廠藝術委員會的成員中有人讀到這篇童話,拍案叫好,認為正適合廠內美術片組制作影片,立即向廠里推薦。很快,廠里便派人上門,和洪汛濤先生洽談如何把童話改編為電影劇本。
多次交談,確定了這樣幾點:一、這部童話美術片的觀眾對象是12歲以下的兒童。二、考慮到特定對象,劇本情節以單線敘述。三、為了能走向國際,片名力求簡要明確而又給人遐想,簡為《神筆》二字。
▲洪汛濤先生(左一)與萬籟鳴先生(左三)
洪先生編寫的電影文學劇本,很快就定稿通過。美術片組的同志們熱情很高,為這部影片投入了主要力量,靳夕親自執導,“萬氏兄弟”之一的萬超塵任技術指導,丁善德作曲,演奏為上海樂團交響樂隊,指揮為黃貽鈞。參考張光宇的原文插圖,使劇中的人物造型、置景、音樂方面,都表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格。經過各方努力,用了半年多時間,美術片《神筆》終于趕在1955年底之前出品。
02
提線木偶片《神筆》
《神筆》是新中國動畫的經典開山之作,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深刻的主題。影片在木偶動畫技術、民族風格和敘事手法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是中國木偶動畫片的驕傲和榮耀。
木偶動畫片是中國美術片最早發展的幾個片種之一,是我國民間木偶藝術的借鑒和延續。具有中國童話浪漫主義色彩的《神筆》就是提線木偶片。提線木偶,又稱“加禮”戲,古稱“懸絲傀儡”,又名線戲,是古老的漢族木偶戲的一種。表演時,藝人用線牽引木偶表演動作。
▲洪汛濤先生與“馬良”
在動畫的制作手法上,這部木偶動畫電影《神筆》與我們平常接觸到的手繪動畫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它是介于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間的,它的立體感非常明顯,卻并非虛構出來的建模人物,而是實實在在有實體存在的。以它的制作過程來看,其實是國際上更鮮為人知的一個專業名詞,定格動畫的一種。
而我們的木偶動畫可以說是當時對于定格動畫的一種本土化改編,這離不開對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木偶戲的借鑒。木偶戲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烈的民族風格和生活氣息,在《神筆》的具體呈現中,從支線人物的龐大和細節之處的人物形象和面部表情就能看出,這在當時的技術層面來看,有多少難以克服的難題。而對整個故事的整體呈現來說,除了技術層面的突出,更重要的是它所刻畫和描寫的人物形象非常富有感染力,也代表了當時人們純樸的內心以及對美好和善良的執著追求。
《神筆》影片畫面優美、活潑,木偶造型栩栩如生,富于人情味,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民族特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動畫精品。它一經問世,就以其獨樹一幟的民族風格在世界影壇上為國爭光、大放光彩,至今星光熠熠、光彩奪目。
03
《神筆》:中國首部國際獲獎的木偶動畫片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美術片《神筆》上映之后,小主人公“馬良”的勤奮、聰穎、智慧,他的愛憎分明的立場與行動,立刻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而電影在藝術上所呈現出的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是其他國家動畫電影所無法混淆的。無法替代的民族文化,更是贏得了人們的贊譽。
《神筆》從靜安走向世界后,在短短兩年時間里(1956年—1957年),先后參加了12個國際電影節,得到各國觀眾的歡迎。在各項國際電影節上,評委們都給了最高的評分。
《神筆》在國際上屢次獲獎,獲第八屆意大利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兒童文娛片一等獎、第一屆敘利亞大馬士革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一等獎、第一屆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片獎、第二屆波蘭華沙國際兒童電影節木偶片特別優秀獎、第二屆加拿大斯特拉特福國際電影節獎等眾多獎項。
《神筆》是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木偶動畫片,也是中國在國際上獲獎最多的動畫片。木偶片《神筆》,首先敲響了美術民族化的鑼鼓。這部影片以自己鮮明的民族風格,為美術電影的發展明確了航向,“中國動畫學派”也由此而始。
04
《大獎章》: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木偶片
1956年,《神筆》獲得第八屆意大利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的一等獎,這是國產動畫第一次獲得國際獎項。然而,這只是中國動畫走出國門,驚艷世界的開始。后來,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拍攝了許許多多經典作品。
與洪汛濤先生合作的除了開山立派之作《神筆》外,還有一部動畫佳作《大獎章》。
▲洪汛濤先生親筆
1955年,洪汛濤為上海電影制片廠創作了美術片《神筆》,不想這部美術片竟成為在國際上獲得大獎最多的影片之一。許多人前來祝賀,就此先生結識了很多電影界的朋友。
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在萬航渡路成立后,廠里的創作人員想為我國拍攝第一部兒童立體電影,這是一個新的藝術品種,廠領導很重視,但指示一定要有出色的劇本,廠里人自然想到了《神筆》和洪汛濤先生。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創作人員拜訪了洪汛濤先生,知道了來意后,洪先生給大家拿來了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兒童讀物《三個運動員》,請上美影的創作人員翻閱。
《三個運動員》是一個短篇童話,主人公是小熊、小豬和小驢,它們都參加了森林運動會的賽跑比賽。小熊、小豬刻苦訓練,但上屆比賽冠軍小驢卻驕傲自大,最終導致這屆比賽落后了。故事簡單不復雜,人物個性鮮明,也有教育意義,尤其是許多場景在森林,有山水場景,又是運動比賽題材,很適合拍立體電影。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創作人員當場決定請洪汛濤以童話書《三個運動員》為基礎,盡快改編成電影文學劇本,以便美影廠拍攝電影。這就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60年攝制出品的彩色立體木偶片《大獎章》。這是中國第一部,也是僅存的一部彩色立體木偶片,彌足珍貴。2018年,《大獎章》收入了教育部統編語文教科書必讀書目。
作者介紹
洪畫千
“神筆馬良之父”洪汛濤先生之子。兒童文學閱讀推廣人,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會員,江浙滬兒童文學教育聯盟創辦人,上海市作家協會海上文學名家后人聯誼會會員。
編者按:
本欄目來源于1994年2月8日創刊的《靜安報》副刊《百樂門》。在微信平臺,“百樂門”將以全新形式向讀者展示。每周定期推送,換個角度閱讀靜安。投稿可發至 jinganbao2016@126.com
作者:洪畫千
圖片:由作者提供
編輯:施丹妮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