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里詩書
作為一部對底層女性生存困境的聚焦,《向陽花》以刑滿釋放女性高月香的掙扎為主線,試圖呈現社會邊緣群體的生存真相。然而,從這部電影的成片來看,只能說作為導演的馮小剛早已在自己的上層舒適圈里待的太久了,也無愿真正去走進底層女性的生活,于是一部充滿了臆想男性視角的女性邊緣群體電影,注定不倫不類。
《向陽花》 最為明顯的問題,是對底層女性的刻畫充斥著符號化的獵奇。 趙麗穎飾演的高月香,蘭西雅飾演的黑妹,兩人“犯罪前科”被簡化為“為女兒犯罪”與“出身賊窩”的粗暴設定,她們的苦難被濃縮成人工耳蝸、殘疾親屬、代孕勒索等極端事件,這里并不是說不能用這些事件去呈現戲劇張力,而是當這么多的極端內容被拼湊在一起,與其說是在展現現實,不如說是將苦難異化為滿足觀眾窺視欲的“奇觀”,來達到自詡的看點。
更讓人尷尬的是男性創作者對女性互助的臆想。片中女性情誼的建立依賴于“共同受難”的被動聯結:高月香因女兒殘疾學會手語,借此與聾啞黑妹產生羈絆;獄警鄧虹的援助被塑造成圣母般的救贖,缺乏現實邏輯支撐。而高潮部分“姐妹結拜”的儀式感,竟以叩拜關公像完成,這種男性江湖氣的植入,徹底暴露了導演對女性互助本質的誤讀,至少在這部電影里底層女性的聯盟本應是生存策略,而非江湖義氣的性轉版本。
由此影片標榜“直面底層苦難”,卻陷入了“苦難堆砌等于深刻”的誤區。電影將職場霸凌、暴力催債、權色交易等社會病灶一一羅列,而主人公應對每一次困難的“逆襲”則全部都依賴巧合來完成,又試圖用“互助姐妹團”對沖個體悲劇,但姐妹情誼的刻畫始終是流于表面的,最終,“向陽而生”的口號化主題與巧合串聯起來的劇情,反而形成了電影最為刺眼反差。
人物的問題同樣如此,拿高月香這一女主舉例, 趙麗穎對人物的拿捏本身就水土不服,方言臺詞尤為生硬,其角色行為邏輯更是自相矛盾——前一秒為錢擦邊,下一秒因“善良”放棄交易;窮到買不起衛生巾卻花錢扮警察行騙。這種“富家女體驗生活”式的矛盾, 就是 《向陽花》 自身對邊緣底層女性“何不食肉糜”的幼稚想象,這些不合實際的內容,消解了底層真實困境的沉重感,其他的配角也都只是淪為 強化戲劇沖突的工具人。
被消費的“她力量” 使影片看似在為女性發聲,實則只是在“消費苦難”。高月香的“狠”被簡化為“抄家伙”“爆粗口”的行為標簽,其內在的女性生存智慧卻被弱化。當角色反復強調“我們只想活得像個人”時,空洞的口號背后,電影從未能觸及結構性壓迫的根源, 結局的崩塌尤為明顯:洗車行創業成功、短視頻營銷逆襲的設計,用理想主義童話消解了前期的生存重壓。這種斷裂暴露了創作者的投機性——既想以“苦難”賺取共情,又不敢挑戰觀眾對“圓滿結局”的期待。
《向陽花》的問題,本質是創作者對“現實主義”理解的偏差——將堆砌苦難等同于真實,將戲劇沖突等同于社會批判,若非要說影片是一朵“花”,那么它就是一朵從尚未真正扎根于現實的土壤,而只是在臆造的溫棚中長大,依靠虛假的戲劇沖突肥料堆積,被人工養大的大棚花。
個人評分: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