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對華及全球商品加征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的電子產品漲價潮,密歇根州立大學供應鏈管理教授Jason Miller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消費者短期內不太可能面臨手機價格突然上漲的局面。他指出,設備制造商已通過提前增加庫存,暫時緩解了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
根據相關數據,過去幾個月美國電腦進口量較2023年增長超70%,2025年2月手機進口量更是創下2022年以來新高。Jason Miller分析稱,當前庫存水平足以支撐至秋季,屆時智能手機價格可能才會出現上漲,但漲幅或遠低于此前預測的50%,更合理的預期是20%左右。
他進一步解釋,新關稅政策雖旨在推動科技巨頭將制造業回流美國,但現實操作難度極大。即便加征關稅,海外生產的電子產品仍具備顯著成本優勢。此外,美國電子消費品制造業已萎縮數十年,重建產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作為全球供應鏈管理的標桿企業,蘋果公司在此次關稅風波中備受關注。盡管蘋果官方尚未對政策表態,但業內普遍認為,憑借CEO蒂姆·庫克(Tim Cook)豐富的供應鏈管理經驗,蘋果可能已提前啟動進口計劃,通過囤積庫存降低關稅沖擊。
庫克自1998年加入蘋果以來,主導了“準時制生產”(JIT)模式改革,將蘋果庫存周轉周期縮短至五天,實現全球數百萬部iPhone的精準生產與配送,被譽為“供應鏈奇跡”。此次面對關稅政策,蘋果或再次憑借其高效的庫存管理策略,為產品價格爭取緩沖空間。
盡管短期漲價風險可控,但長期來看,關稅政策仍可能推動科技企業加速供應鏈調整。蘋果此前已在印度、越南等地布局生產基地,但中國仍占據其80%的產能。分析人士指出,未來科技巨頭或將進一步分散供應鏈,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Jason Miller強調,關稅政策的真正影響需結合庫存周期、生產布局及市場需求綜合評估。對于消費者而言,秋季或將成為觀察價格走勢的關鍵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