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如此陌生又如此熟悉的一個名字。猛然間瀏覽到“中山”二字,首先想到的不是孫文先生的化名中山先生,而是將回憶一下子拉倒了高中時期的語文課堂上。
我們的語文老師是一名小有名氣的作家,他常用的筆名叫做“小果”、“笑國”,常用的網名叫“靈武散人”或者“西門吹雪”,代表作是長篇小說《月祭》和古典詩歌《靈武詩草》。
記得高一的第一堂語文課上,他向大家進行了自我介紹,并自薦了他的長篇小說《月祭》。為了展示他的實力,他讓同學們把自己的網名寫在黑板上,他即興創作四言詩句。記得當時有一名同學自告奮勇地走上講臺,在黑板上寫下了他的網名“風卷殘云”。
語文老師讀了一遍這四個字,然后背著手從講臺上走到教室后邊,然后走回講臺拿起粉筆,就開始即興創作,詩句頗有古典詩句的韻味,震驚了全班同學。
這里向大家展示一首他的古典詩作品:
《蘇幕遮·遇美女老師感懷》
“ 碧云飄,春意到。誰惹相思,柳岸河邊鬧。
樹樹春花迎客跳。我寄幽情,歸夢天涯遙。
黯追思,操鏡照。白發根根,俱是板書造。
暮暮朝朝霜雪泡。哪有閑情,贏得傾城笑? ”
小果老師看到年輕美女老師,想起自己投身教育事業一輩子,已是白發鬢鬢,看似在感懷無法贏得年輕美女老師的青睞,實則在感懷自己在教育事業中一輩子,兩鬢斑白,不得不服老。
他是我們縣高中的特級教師,同時當時中山大學的校長是他的同班同學。他在我們高一的課堂上曾說過,如果誰能夠創作出一部中長篇小說,只要質量合格,他就可以免除高考直接推薦去中山大學就讀。
這就是我為什么對“中山”二字印象格外深刻的原因所在。
近日,一名中山市的公務員爆料了他的工資收入明細,咱們一起來圍觀一下吧。
這名公務員是中山市某經濟強鎮的基礎公務員,有三年多的工齡,目前的職級是一級科員。
根據他爆料的數據,他每個月扣除公積金、社保和個人所得稅之后,實發到工資卡上的薪水是11500元,包含了月工資、績效獎和房補。年底的時候會根據所在單位的考核情況,核發一筆年終獎,一般金額在20000元左右。住房公積金每個月大概3600元,每個月都能按時注入個人公積金賬號。
根據他爆料的數據,簡單計算如下:
可支配收入11500元*12個月+20000元=158000元
公積金收入:3600元 * 12個月 =43200元。
綜合收入:158000元 +43200元 =201200元。
這個數據爆料出來后,一些來自中山市的小伙伴紛紛表示,基本符合實際情況,他們自己就拿這么多。
對于這樣的一個收入數據,你覺得符合實際情況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