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明假期,美股迎來史詩級暴跌
清明假期,A股休市,美股迎來史詩級暴跌。2025年4月4日,美股三大指數遭遇歷史性重挫,納斯達克指數暴跌5.82%,較前期高點累計跌幅達20%,正式進入技術性熊市;標普500指數單日下跌5.98%,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
眾所周知,此次暴跌的直接導火索是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該政策不僅推高了企業成本,還加劇了市場對全球供應鏈中斷和經濟衰退的擔憂。此外,美聯儲降息預期的推遲進一步削弱了市場信心,導致資金大規模撤離風險資產,轉向美債和黃金等避險標的。
二、A股目前相對抗跌,但節后補跌或是大概率事件
盡管全球市場普跌,A股在清明假期前展現出顯著韌性。此前的4月3日,A股曾在美股暴跌以及全球市場走低的背景下逆勢表現,軍工、消費、醫藥等防御性板塊領漲,顯示資金對國內政策紅利和低估值資產的偏好。然而,此次美股暴跌幅度更大、系統性風險更高,疊加節后市場情緒慣性釋放,A股補跌概率或大增。
一方面,美股暴跌引發全球風險資產拋售,富時A50期貨假期累計下跌超4%,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暴跌8.87%。避險情緒升溫下,或傳導至A股;另一方面,關稅沖擊下,對出口導向型的行業帶來不利,尤其是電子以及機械等行業,可能影響盈利預期,進而對板塊帶來影響,抑制市場表現;此外,美股暴跌或加劇全球美元流動性緊縮,間接影響A股資金面。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不可忽視,往往美股大跌之際,A股跟跌概率較大,而且短期難言調整結束。
三、關鍵問題,補跌后能否抄底?
1、如果節后補跌,不建議第一時間抄底。一方面,目前政策不確定性未消。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后續演化仍存變數,市場需等待“靴子落地”。另一方面,國內基本面驗證期臨近。4月上旬將進入A股一季報密集披露期,業績分化可能加劇市場波動,高估值題材股面臨回調壓力;此外,技術面修復需要時間。如果A股快速補跌,短期均線系統可能形成空頭排列,需觀察關鍵支撐位的企穩信號。
2、何時可考慮抄底?如果A股確實補跌,那么可以考慮政策、基本面和市場情緒釋放出新的信號下抄底。
首先,重點關注政策增量信號。若國內出臺對沖性穩增長政策、貨幣政策或中美貿易摩擦緩和,那么波段抄底可以考慮。此時,受益于“新質生產力”的硬科技(半導體、AI算力)及紅利資產(電力、公用事業可能有所表現;
其次,關注估值與情緒共振點。當前A股整體市盈率處于歷史低位,若補跌后估值進一步下探至極端區域,疊加成交量萎縮至地量水平,或形成中期底部,導致市場情緒反轉,迎來抄底良機;
第三,如果一季度市場業績表現優異,經濟企穩預期強烈,那么市場補跌后,大概率會有抄底機會。
最后,就是外盤的階段企穩。比如美股若因經濟數據改善或美聯儲政策轉向預期升溫而止跌,將降低A股外部壓力。
四、具體策略和應對
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A 股節后開盤大概率補跌。而補跌后,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是否存在抄底機會。一旦有信號釋放,可積極考慮低吸配置:
1、短期,以防御為主要策略,盡量規避高估值科技股和出口依賴型板塊,降低市場波動帶來的潛在風險。同時,可適當增配黃金、稀土等避險資產,以及業績確定性強的醫美、白酒等消費板塊和軍工板塊,增強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2、一旦補跌,或將進入左側布局時期。若市場補跌重點關注低估值紅利資產,像煤炭、電力板塊便憑借穩定的股息率和現金流,展現出較強的防御特性。此外,政策受益板塊如消費、基建,在政策扶持下有望迎來增長契機,同樣值得關注。此階段需規避高估值科技股,防止估值回調風險。而所謂的右側交易,則可等待市場重新放量突破或者收復3400點后,重點配置科技成長板塊,如 AI、人形機器人,以及消費復蘇板塊。
3、中期趨勢看,國內基本面穩定,政策持續發力,流動性相對充裕疊加A股估值歷史低位下,階段調整都是戰略做多的好時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