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幾天小米汽車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和關注,但是到現在,事情仍然在調查之中,不少網友和車主都在等待一個結果。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又出現了一起高速路上碰撞事故,面對眼前的一排路障,小米汽車卻跟沒看見一樣,直接撞了上去。
車主瞬間就驚出一身冷汗,當時的她還是保持清醒的狀態,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后續小米官方給出的答復又為何讓人心生不滿呢?
高速驚魂
曾經小米剛面世的時候,被受追捧,甚至一度超越老牌車企的銷量,到現在不少訂單還在加急定制當中。
可沒想到這段時間,因一場事故讓小米處于輿論風暴中心,不知道之后的小米汽車又會發展成什么模樣。
就在大家靜候后續處理結果的時候,一位趙女士的親身經歷,給不少人都敲響了警鐘,智能駕駛真的發展成熟了嗎?
就在4月2日,一個艷陽高照的天氣,趙女士開著小米汽車,在西安某高速路上正常行駛。
當初買小米汽車的時候,她就很青睞小米的智能駕駛系統,也曾在路上多次嘗試過智能駕駛模式,對此非常信賴。
在高速路上時,小米汽車一開始行駛都是很正常的,然而在經過一處收費站之后,小米汽車就提醒趙女士,可以打開領航輔助系統。
當時趙女士也沒想那么多,也許是開車時間有些長了,趙女士也感到有點疲乏,就打算解放一下自己的雙手,就順手打開了。
當時她也并沒有完全不顧路況,而是一直盯著前方的道路,本身也是處于清醒的狀態,然而大腦放松后,趙女士的反應能力還是慢了很多。
小米汽車很快就開始加速,從一開始的40碼加速到70碼,結果在一處高速岔路口處,迎面而來一排路樁。
小米汽車完全就沒有感知到路樁的存在,直接就撞了上去,好在趙女士第一時間就趕緊去踩了剎車,才沒有釀成更大的事故。
當時趙女士嚇得渾身冷汗,一時間腦子都是空白的,而旁邊的路樁東倒西歪,小米汽車的外殼也有了不同程度的磨損。
和之前的那次事故不同,這次趙女士全程都在盯著汽車的行駛狀況,她也是親眼看到了汽車失控撞上路樁的過程。
最重要的是,這還是在高速上,若是趙女士沒有緊急剎車,在過快的車速下,她也不敢保證自己會不會出事。
趙女士在冷靜下來后,既后怕又慶幸,她表示經過這次事故,她已經不太敢使用智能駕駛了,就連輔助駕駛她也不敢用了。
不過對于小米官方的后續處理,趙女士還是比較滿意的,不管是汽車拋光還是內部的全面檢查,小米售后都做到了最好的保障。
那為什么面對那么明顯的路障,小米汽車卻沒有進行躲避呢?對此網友們也都很好奇。
趙女士將此事反饋給了小米官方,對方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處理,并給出了答復,但這個回答卻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
售后回應惹爭議
趙女士將當時行車記錄儀的畫面發給了小米售后,對方表示,趙女士的車的確無法識別這樣的路障。
因為她買的車是基礎款,車子也沒有可以掃描路障的激光雷達,因此這個車就直接往路障上撞了過去。
這個回答好像似曾相識,此前的那場事故中,也是類似的意思,因為小米汽車分為基礎款和高配款,高配的智能化肯定要比基礎的好。
比如激光雷達,原本就起著感知環境、輔助駕駛的作用,在智能駕駛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然而基礎款雖然有智能駕駛,卻沒有激光雷達,這就好像是有腿能走,但沒有眼睛去感知周圍,危險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這種路障還是靜止的,更難以被汽車察覺到,最終撞上去也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這件事在網上發酵之后,很多網友也加入其中討論,不少人都對售后的說法感到不滿。
有網友說,小米汽車的售價原本就不便宜,即便是基礎款也應該做到配置功能齊全穩定才對,顯然小米汽車是夸大營銷了。
也有網友說,自己十幾年的老司機,都不敢完全依賴智能駕駛,就連車上的定速巡航都不敢用,比起這些高科技,他更相信自己。
還有網友替小米汽車說話,此前很多次,小米官方都在強調,智能駕駛不是完美的,它只是一個輔助作用,不應該過于依賴。
然而小米汽車前期的營銷,無疑是很成功的,這也導致很多人都不聽勸告,開始盲目相信它的智能駕駛系統。
其實在此之前,已經出現過不少例子,都是車主們在車里呼呼大睡,雙手也脫離了方向盤,只靠著智能駕駛在路上馳騁。
這樣的畫面讓人心驚膽戰,此前拍到這種情況的車主,還緊急呼吁周圍人對小米汽車避讓,眼看著小米汽車越開越快,大喊小米車主減速。
這段時間以來,關于小米智能駕駛的消息越來越多,大家從一開始的信賴,變為了質疑,同時也造成小米汽車背負著很多的負面新聞。
說到底,智能駕駛現如今還不算是很成熟的技術,過于依賴智能駕駛,賭上我們的性命去享受智駕的快樂,無疑是不理智的行為。
任何時候,方向盤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安全可靠的,希望大家通過此事,能夠警醒起來,安全才是第一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