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翼
來源:文翼說
大家好,我是文翼。
刷到一則悲傷的消息。
3月24日,“千禧寶寶”解岳千,在山西長治不幸去世,年僅25歲。
解岳千的小名叫千千,山西省長治市人,2000年1月1日零點出生。
作為一位標準的世紀嬰兒,她的降生占據了當時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被稱為“千禧寶寶”。
千千自幼便展現了不俗的藝術天賦。
盡管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但為了培養女兒,還是咬牙給她買了架昂貴的鋼琴。
13歲時,千千就能獨立作詞作曲,她的繪畫作品也屢獲好評。
17歲那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天津音樂學院音教系鋼琴專業。
畢業后的千千,已經是一名多才多藝的青年藝術家。
她不僅擅長繪畫,還組建了自己的樂隊,發布過多首原創歌曲。
有網友回憶,早前剛看過千千的演出,舞臺上的她光芒四射,氣質出眾,絲毫不遜色于專業藝人。
然而,命運卻跟這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據千千的母親透露,3月3日,千千開始出現發燒、腹痛等癥狀。
她硬撐了5天后,才乘坐大巴返回長治。
家人立即將她送往當地醫院,但次日清晨她突然昏迷,當晚便因心源性猝死不幸離世。
千千的訃告中寫道:
“她伴隨著新千年的鞭炮聲,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降生,如今又在人們的關愛祈愿聲中歸去。”
25歲的千千,正處于最美好的年紀,未來不可限量,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生命,令人唏噓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千千患病期間,是朋友一直在旁照顧她。
千千擔心給朋友添麻煩,強撐著不愿就醫,導致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這一細節,讓我驀然想起大S的悲劇——
同樣是因為擔心耽誤家人的行程而延誤了治療,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她們何其相似,都溫柔得讓人心疼。
明明自己才是那個最需要被照顧的人,卻總把別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千千的悄然離去,如同一記沉重的叩擊,喚醒了我們對于生命本質的思考與覺醒。
第一,肉身,是你最該供奉的神殿
48歲的大學教授,終日連軸轉地出差奔波,在某次學術講座現場突然倒地不起。
41歲的知名雜志女編輯,常年熬夜審稿,免疫力持續透支,一場看似普通的流感引發其多器官衰竭,最終因搶救無效離世。
28歲的算法工程師,在健身房鍛煉時猝死,留下懷孕2個月的妻子和每月2.1萬的房貸。
很多人看上去身體無恙,甚至有堅持健身的習慣,但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精神壓力過大等因素仍然可能導致猝死。
而這些戛然而止的生命背后,藏著現代人集體患上的"健康認知失調癥"——
我們能夠讀懂體檢單上的每一個數值,卻對身體的求救信號充耳不聞。
我們愿意為健身卡一擲千金,卻總是一味地擠壓睡眠的時間。
我們習慣用咖啡因和意志力熬過無數個日與夜,卻未曾察覺到神經系統早已不堪重負。
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時代,為了升職而熬夜,為了應酬而酗酒,本質上是在把身體物化為達成目標的工具。
如此糟蹋身心,終究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村上春樹曾說:“肉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應該好好保持它的強韌、美麗和清潔。”
成年人最大的責任,是照顧好自己的這副肉身皮囊。
這不只關乎一己之安,更是為了那些愛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
當你感到疲倦時,允許自己休息一會,給身體足夠的時間去恢復。
當你感到壓力過大時,不妨先給自己一個情緒緩沖期,待心境平和后再著手解決事情。
當身體出現不適的癥狀,務必及時就醫,該吃藥吃藥,該治療治療。
生命的意義,并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而在于你真真切切地活在當下,感知每一刻的心跳與呼吸。
尤其人到中年,自我養護,更是最關鍵的KPI。
戒掉不良的生活習慣,警惕身體發出的信號,永遠把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我們的這一副肉身,是與世界連通的唯一橋梁,還承載著夢想、責任與希望,一定不要過早把它熬垮了。
第二,遵循自己的意志,去過好這一生
據千千的母親回憶,女兒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世界”。
去年年底,千千還去考取了潛水證。
照片里的她笑靨如花,眼里盛滿對未來的期待。
然而,她還沒來得及用腳步去丈量這個世界的遼闊,就被永遠地留在了這個春天。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會發生什么。
但我們可以把握當下,遵循自己的意志去過好這一生,即是最大的圓滿。
最近,那位曾寫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辭職信的女教師顧少強,再次登上熱搜,成為網絡熱議的焦點。
當年的顧少強,曾是河南某中學的心理老師,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活,讓她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
2015年春天,她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留下一封僅有10字的辭職信后,毅然決然地告別了耕耘多年的三尺講臺。
辭職后的顧少強,輾轉成都、重慶、杭州等地,最后在青城山腳下與丈夫開設了一家名為“遠歸”的民宿。
2016年底,他們的女兒出生了。
顧少強給女兒起名于適,希望孩子舒適自在地過好這一生,也要懂得凡事有度、進退得宜。
她對女兒說:“要過真正適合你的生活,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建議。”
轉眼幾年過去,如今的顧少強已與丈夫分居,依然沒車沒房。
她重拾起心理學的老本行,又過上了朝九晚五的日子。
有人嘲笑她“繞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
然而,對于顧少強來說,那段辭職出走的經歷,也并非徒勞無用。
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何謂生命的真諦:
見過世界之大,方知天地寬廣;
嘗過百味人生,才懂歲月沉香。
如今每逢周末,顧少強會在河南周邊自駕游,保持著探索的好奇心。
除此之外,她會為女兒規劃教育,為母親調理身體,細心地經營著家的溫暖。
顧少強雖未擁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她的內心是豐盈的,活得自在且滿足。
真正的自由,并不在于永不停歇地漂泊,而是既能擁抱遠方,也能安守當下;
既能追逐夢想,也能在柴米油鹽的瑣碎中,活出詩意與從容。
人生最長不過三萬多天,與其在遺憾與猶豫中虛度光陰,不如勇敢地追尋內心的聲音,把生活過成自己向往的模樣。
正如著名翻譯家許淵沖所說:“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讓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
人生從來不是一場奔向終點的賽跑,更多的是取決于你能否恣意地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刻。
愿我們都能在有限的時間里,活出自己的人生節奏,無愧歲月,不負此生。
感謝你讀到最后,點亮【贊+在看】,并【分享】給更多人看。
- END -
往期熱文(點擊藍字即可閱讀)
* 作者: 文翼。專欄作者,資深自媒體人,愛生活愛美食,崇尚自由獨立。文章首發于公眾號:文翼說(ID:wenyishuo66),關注我,每天陪你看盡世間百態,不負所有溫柔時光。
你的每一次分享、點贊、在看
都是對文翼最好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