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省公布養老金計發基數后,對于當年1月份之后退休人員,都能獲得養老金的重算補發。因為地區統計差異,有些省份公布較早,比如黑龍江、青海、湖南等地。
重算補發,簡單說就是國家根據社會平均工資,把當年退休人員少算的部分補齊,那么在重算補發到賬后,哪些人領的最多呢?
一、擁有視同工齡的退休人員
不論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單位,進入工作較早的職工,不少都具備視同工齡的累計。這是國家的硬性規定,也是對養老保險實施之前,職工養老待遇的保障。通常在計發基數公布后,視同繳費工齡會計算成過渡性養老金,進行重算補發。
視同工齡的認定,企業職工在1992年之前的工作年限;機關事業單位在2014年10月之前的工作年限。職工必須是單位的正式員工,并且工作單位的性質,要滿足國家的規定,例如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單位等。
二、1月份法定退休的人員
養老金重算補發,是計算當年的,如果是1月份退休,那重算補發的養老金部分,就是從2024年的1月份,補發到2025年1月份,直接可以領到最長的12個月養老金補發。同樣如果是11月份退休的話,補發周期就只有2個月。
相對來說,1月份退休的人員在重重算補發后,拿到的退休金也要多一些。那怎么確定自己是否符合條件?看退休證上的時間,是不是在本年度1月份,到最新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之前,在這個時間段內的,都符合重算補發政策。
三、繳費基數高的退休人員
養老金重算補發,主要原因是養老金計發基數,多省份都在下半年公布,所以之前的退休人員,都是按照上年度的計發基數計算的養老金。而養老金計發基數每年都會上漲,所以當年新的計發基數公布后,會對當年使用去年計發基數的退休人員,進行重算補發。
重算補發的重要因素,是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基數越高養老金待遇就越高。養老金補發的計算公式里,繳費指數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最低檔60%繳費,跟最高檔300%繳費,在計算養老金就會有很大的差別。
以青海省為例,計算養老金補發金額
2023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為8591元;2024年為8878元,同比增長287元
假設職工2024年1月退休,平均繳費指數1,工齡38年,視同繳費年限8年。補發1到12月的差額,共12個月。
基礎養老金=287×(1+1)÷2×38×1%=109.06元
過度養老金=287×1×8×1.4%=32.14元
合計補發養老金=(109.06+32.14)×12=1694.4元
養老金重算補發,只是對你養老金待遇的補齊,并不是所謂的養老金上漲。養老金上漲,是所有職工每年都能享受的。
通常會在4-6月份公布,大家多留意當地社保局,去年漲幅是3%,不知道今年會不會繼續降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