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疼了,飯也吃得下,覺也睡得香了。”近日,記者走進普陀區中心醫院介入科病房,見到了已經完成第二次灌注治療的姜阿姨(化名)。
臉色紅潤、精神十足、沒有折磨人的癌痛和放化療的不適,作為一名胰腺癌晚期患者,姜阿姨的精神狀態好到令記者有些驚訝?!斑@次復查,你的原發腫瘤瘤體基本已經被消滅了。”病床旁,介入科、疼痛科主任朱永強詢問了一些日常情況,并給她說了這個好消息。
胰腺癌“不會疼”、腫瘤能消亡……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開啟了此次采訪?!敖槿胫委熥鳛橐环N微創、精準的治療手段,在晚期腫瘤的綜合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能夠有效緩解癌痛,還能直接針對腫瘤進行治療,為患者提供多維度解決方案?!敝煊缽婇_門見山地說。
介入治療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需要在血管造影機、CT、超聲等影像設備監視下,利用穿刺針等介入器材進行“無創”或“微創”的治療。因而介入科醫生要具有深厚的醫學理論功底,掌握影像專業、腫瘤化療、穿刺技術等跨科的知識與技術。目前,能夠采用介入治療的疾病種類非常多,包括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主要實體腫瘤疾病,其優勢主要在于實體腫瘤的定點微創治療。
“這位患者第一次來治療的時候,是疼到坐輪椅過來的。面黃肌瘦,止疼藥已經對她沒有效果了?!敝煊缽娀貞浧鸬谝淮谓釉\姜阿姨的場景。根據檢查情況及患者和家屬的意愿,朱永強為其制定了“三步”治療方案,即快速止痛、局部照射、精準灌注。
朱永強
“第一步,我們要為她快速止疼?!敝煊缽娡ㄟ^微創介入,對腹腔神經叢注射無水乙醇,阻斷疼痛信號傳導路徑。經過治療,姜阿姨的疼痛明顯緩解,精神也跟著好起來了。
“阻斷疼痛后,我們在其腫瘤內植入了放射性粒子,這是治療的第二步。”朱永強介紹,面對“癌癥之王”胰腺癌,傳統放療與化療常會導致正常組織損傷重、副作用顯著及晚期患者耐受性低困境?!耙认俦晃浮⑿∧c等重要臟器包圍,外放療高能射線在穿透過程中易引發放射性腸炎等嚴重并發癥。這直接導致放療劑量被迫降低至不足殺滅腫瘤的30-50Gy,而胰腺癌實際需要70Gy以上的根治劑量。”
然而,放射性粒子植入則可輕松執行精準打擊腫瘤的任務。該技術采用碘-125等放射性同位素制成小米粒大小的粒子,在CT三維重建引導下,通過穿刺針將粒子以0.5—1.0厘米間距精準植入腫瘤內部。粒子持續釋放的γ射線在2厘米半徑內形成高劑量區,如同在腫瘤內部構建“立體放射防護罩”,既能使腫瘤接受80-120Gy的超高劑量照射,又將周圍腸管等敏感組織的受照劑量控制在安全范圍內。“相較于外放療‘大水漫灌’式的照射,粒子植入實現了‘精準滴灌’?!敝煊缽娬f,與治療甲狀腺疾病的碘-131治療需要進行隔離相比,碘-125治療影響范圍更小,輻射范圍更安全。
治療的第三步是介入灌注化療,該療法通過股動脈穿刺植入導管,在 DSA 造影引導下將導管精準送達胰腺腫瘤供血動脈開口,直接向腫瘤組織注入高濃度化療藥物,藥物劑量僅為全身化療的 50%,卻實現腫瘤局部藥物濃度提升數倍的效果?!斑@樣的灌注化療只需要每三周進行一次,對患者生活影響非常小?!敝煊缽娧a充道,目前“三步”治療法只限于腫瘤終末期的患者,可顯著提高生活質量,但無法阻斷腫瘤的轉移。
近年來,普陀區中心醫院介入科開展腫瘤微創治療5000余例,晚期患者疼痛緩解率達90%,中位生存期延長4—6個月。在朱永強看來,這些數字的背后,是介入醫學“雙重治愈”的溫度 。既用毫米級的精準操作對抗腫瘤,更以人文關懷守護患者尊嚴。采訪時,記者注意到,朱永強辦公室的墻上層層疊疊掛著不少錦旗,錦旗上閃耀的正是治愈的光芒。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