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對貿易伙伴征收所謂的“對等關稅”。隨后,他在白宮簽署兩項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
這被認為是美國本屆政府影響范圍最廣、沖擊力度最大的關稅政策。此前,多個貿易伙伴已表示將采取反制措施予以回應。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展示簽署后的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特朗普口中的“對等關稅”到底是什么?“關稅大棒”從針對部分國家、部分商品,再到全面揮向全球,意味著什么?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又會給世界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就此,南方+記者采訪了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陳佳駿。
特朗普對哪些國家亮出“對等關稅”牌?
南方+:特朗普剛剛簽署的兩項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都有哪些內容?
答:當地時間2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特朗普當日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以提高美國的競爭優勢,保護美國主權,并加強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
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對媒體說,“對等關稅”“不完全對等”,美國將收取其他國家和地區“向我們收取關稅的大約一半”。“對我們不好的國家和地區,我們將計算總額,包括非貨幣壁壘。”特朗普稱。
特朗普展示了一張標注“對等關稅”的大幅表牌,寫有美國計劃對哪些貿易伙伴征稅以及征多少關稅。其中,英國10%,巴西10%,澳大利亞10%,菲律賓和以色列17%,歐盟20%,日本24%,韓國25%,印度26%,南非30%,瑞士31%,印度尼西亞32%,斯里蘭卡44%,越南46%,柬埔寨49%……
特朗普還說,從3日開始,美國將對所有外國制造的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汽車關稅將涵蓋汽車、輕型卡車、發動機、變速器、鋰離子電池以及輪胎、減震器和火花塞電線等較小的零部件。其中針對汽車零部件的關稅將不遲于5月3日開始征收。
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表示,汽車關稅還將覆蓋所有進口電腦,包括筆記本和臺式電腦,稅率為4%。
特朗普宣稱,新的關稅措施旨在促進美國制造業,“讓美國再次富裕”,“就業崗位和工廠將會回來”。
白宮稱,10%的基準關稅將于4月5日開始,而對不同貿易伙伴的更高關稅將于4月9日開始。
特朗普口中的“對等”是什么?
南方+: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到底是什么?
陳佳駿:所謂“對等關稅”,指的是美國與其貿易伙伴相互征收的關稅稅率要相等。特朗普認為,當前其他國家對美國征收的關稅過高,而美國對其他國家征收的關稅相對較低。從他的角度來看,這種情況是不對等的,因此他打算拉平雙方的稅率差距。
此外,特朗普還關注到一些實行增值稅制度的國家,并主張在這些方面采取非關稅政策的對等措施。例如,美國在聯邦層面并沒有增值稅,但歐盟國家的平均增值稅稅率高達21.5%,全球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實行增值稅制度。從特朗普的角度來看,其他國家的增值稅制度對美國而言也是不公平的。因此,他也打算針對這種制度采取相應的對等政策,解決所謂美國所體會到的或者說是他體感上的貿易不公平、不平衡問題。
關稅成了談判籌碼、施壓工具
南方+:“關稅大棒”從針對部分國家到針對部分商品,再到全面揮向全球,特朗普在打什么“算盤”?
白明:特朗普第一任期,更多將關稅作為對華戰略競爭的工具。相較之下,其第二任期對關稅的運用更為頻繁,也更具策略性,成為美國政府處理國家間利益關系的通用籌碼。
3月4日,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表示,墨西哥將采取措施應對美國加征關稅。新華社發
在其第二任期內,關稅不僅僅是貿易工具,更是談判籌碼和施壓工具。在特朗普看來,關稅是振興美國制造業的一種方式。并且,他將關稅視為解決爭端和展示美國實力的手段,因此無差別地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其他國家全面加征關稅。此外,他第二任期的一個重要國內議程是減稅,為了增加國家的財稅收入,他希望通過關稅來抵消減稅所帶來的影響。
美國核心通脹指標漲幅超預期。圖為3月28日,顧客在美國紐約市一家超市選購雜貨。新華社發
陳佳駿:從海關政策層面來看,這一政策實際上反映了特朗普政府一貫秉持的“美國優先”利益原則,以及單邊保護主義路線的延續。這一政策已經從原先針對部分國家的部分商品,演變為如今的全面管制,這無疑是一種升級。
從宏觀層面分析,其背后的底層邏輯是美國試圖對全球貿易及關稅體系進行系統性重構,其目的在于將原有的以WTO框架為核心的多邊體系轉變為雙邊或區域框架,進而重新制定一套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規則。
特朗普“制造業回流夢”終將成空
南方+:“關稅大棒”能讓特朗普如愿實現目標嗎?
白明:特朗普期待以加征關稅來促進制造業回流的想法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是以扭曲國際貿易分工為代價換來的,而非充分合理利用國際化分工實現比較利益,造成了過多的資源損耗,即便勉強促進回流也很難維持得住。
這不僅是因為制造業的回流是需要配套進行同步支撐的,更在于靠貿易保護主義形成的制造業,即便能解決部分就業,但對資源的損耗以及對價格體系的扭曲將帶來更多問題,很可能造成“傷人八百,自損一千”的結果。
陳佳駿:傳統經濟學的觀點中,關稅會引發通脹,但特朗普及其經濟團隊卻認為關稅可以抵消增長中的某些負面影響。他們的邏輯是,無差別地對所有國家加征關稅后,美國的進口量會減少,其他國家購買美國商品所需的美元也會減少,進而導致全球美元供應量減少,美元升值。美元升值會使美國的出口產品更加昂貴,但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抵消關稅的影響以及目標商品的成本壓力,從而緩解國內的通脹壓力。
3月10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政府宣布下架由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酒類分銷局運營的酒類專賣店內所有美國酒類產品,以回應美國政府對加拿大商品加征25%關稅的措施。新華社發
特朗普的另一個目標是實現再工業化,這就需要擴大美國的出口。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升值實際上是不利于美國產品出口的。我認為包括特朗普及其經濟幕僚在內的決策層有第二步計劃,即在關稅實施、美元升值后,利用關稅手段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以促使美元貶值。例如,他們可能會像過去簽訂《廣場協議》那樣,通過國際協調來壓低美元匯率。
目前,我們看到美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如日本、韓國、加拿大、墨西哥等,都表現出了與特朗普關稅政策對抗的強硬態度。但除中國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可能難以承受美國的壓力,最終或許會選擇妥協。特朗普正是看到了這樣的機遇,因此他才會持續揮舞“關稅大棒”,以實現其政策目標。
各國應攜手抵制美國的貿易霸權
南方+:“對等關稅”對哪些國家會帶來較大影響?
陳佳駿:就目前而言,受“對等關稅”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日本、韓國、印度以及歐盟等與美國貿易往來較為密切的國家和地區。這些地方不僅關稅水平相對較高,而且對美國的依賴程度也較深。目前,歐盟已經提出了非常強硬的對等反制措施,加拿大也展現出了強硬立場。雖然看似態度堅決,但這些地方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很高,最終妥協的概率比較大。
2月2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對葡萄牙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表示,歐盟計劃對美國鋼鋁征收“對等關稅”。新華社發
南方+:向全球揮舞關稅大棒,將給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秩序帶來什么影響?
白明: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讓世界經濟賴以維持的國際產業分工和產業鏈受到沖擊,使得國際間的合作充滿了不確定性,導致了國際合作的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一層陰影。
陳佳駿:倘若各國都能堅守立場,共同維護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系,那么美國將陷入孤立境地。反之,若各國被逐一擊破,美國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的目標便可能得以實現。當然,這更多的可能只是美國的一廂情愿。畢竟,特朗普的任期有限,只要各國能夠形成合力,就可以頂住美國的壓力。
4月1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全會上表示,歐盟有強有力的反制計劃,必要時將反擊美國關稅政策。新華社發
當前各個國家應當緊抓全球主要貿易國家反對美國關稅政策的熱潮,盡快實現各國間的相互合作與支持,攜手抵制美國的貿易霸權。寧愿短期內承受壓力,也不要有任何一方向美國妥協。因為一旦有國家妥協,便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目前,中日韓、歐盟以及中歐之間都在深化和重組貿易關系,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趨勢。各國應當共同努力,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支持和維護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框架,攜手構建一個對全球各方都有利的貿易格局。
來源 南方+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