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萬物生發,上海各大菜市場迎來了時令春菜的上市高峰。滬上老饕們都知道,薺菜、馬蘭頭、枸杞頭、香椿、蔞蒿等春菜,這陣子最為鮮美。河里的活鮮也是春季的必吃品種,螺螄、河蝦、小龍蝦等水產品在節前搶“鮮”上市,為市民的假日餐桌增添春天的味道。
春菜大量上市,餐桌“綠意盎然”
上午9點,廣粵路菜場人頭攢動,人人手里都拎著大包小袋,透出陣陣綠意。也許對于吃貨們來說,留住春天最好的方式,莫過于吃——尤其是那轉瞬即逝、滿口綠意的時令春鮮。
色澤翠綠、鮮嫩水靈,一個個蔬菜攤位都少不了新鮮上市的春菜,讓人一見傾心。“阿姨,要多少薺菜?”“一斤夠了,再幫我稱一斤半的青菜,回去包餛飩吃。”“還要點什么?這些春菜都是今天早上剛剛摘的,嫩得伐得了!”市場里,攤主和顧客的對話傳來,一來一回,兩大袋綠葉菜已經提在了手里。
福建青蠶豆“沒有黑頭”,紅根馬蘭頭“全是嫩頭”,枸杞頭“天然野生”,紅米莧“又嫩又糯”,菊花腦“清火明目”,云南新豌豆“有點甜糯”……在菜市場里走一圈,攤主們寫在價簽上的“點評”既樸實又好玩,讓人“種草”。
“老伴,快過來,這里有菊花腦。”家住附近的顧奶奶說,“菊花腦有去火的功效,我們每年春天都要吃幾次。涼拌或者燒個蛋花湯都可以,吃完以后,嘴巴里感覺很清新,回味無窮。”
新民晚報記者在廣粵路菜場看到,隨著春菜大量上市,其價格相比上個月也實惠了不少。蠶豆13元3斤,馬蘭頭8元/斤,紅米莧5元/斤,還有腌篤鮮里少不了的竹筍,5元一斤的是富陽竹筍,10元一斤的是臨安竹筍,攤主說臨安筍白白胖胖,吃口更加嫩。
在叮咚買菜等生鮮平臺上,還能買到以往并不常見的小眾春菜。比如來自云貴川等產地的一點紅、珍珠菜、面條菜、藜麥菜頭以及各種食用花等。對于“廚房小白”來說,平臺上還提供開盒即食或即烹的春日快手菜,例如蒜泥豌豆尖、香干馬蘭頭、蔥油蠶豆等,方便消費者以最快的速度將春天“端”上餐桌。
抓緊最佳賞味期,螺螄刀魚鮮味足
“二月刀、三月豚、四月鰣”,活鮮也是春季春鮮的必吃種類。
俗話說“明前螺,賽肥鵝”。新民晚報記者走訪市場后發現,殼薄肉厚個頭大的螺螄已經大量上市,吸引了不少市民購買。
在廣粵菜市場的水產攤位,一筐螺螄正擺在醒目位置,8元一斤、15元兩斤的價位也挺實惠。“要多少?2斤?好,馬上稱給你。”攤主拿起一只漏勺,就往袋子里裝螺螄。“現在正是螺螄最肥的季節,每天能賣出七八十斤左右。”她說,這個時候的螺螄肉厚且味鮮,再過一段時間,清明假期過去了,螺螄殼內會出現小螺螄、泥沙這些異物,肯定不如現在好吃。
相比實惠的螺螄,河蝦價格卻有點“燙手”。別看養在水池子里的河蝦個頭不大,但每斤售價卻要80元左右。“少買一點,三四兩河蝦,再加上螺螄、春筍、咸肉一起燒,鮮美好吃。”聽到顧客感嘆河蝦價高,攤主立馬支招:“這道春日一品鮮,比鹽水河蝦還要鮮、還要好吃,但花費卻不多。”
而在生鮮平臺上,菜市場里不常見的刀魚、養殖河豚等則在線銷售,逐漸走進消費者的日常餐桌。新民晚報記者看到,叮咚買菜上銷售的河豚是集約化生態養殖的,可食用部位經過檢驗合格后,帶著檢驗合格證一起出廠上市。銷售時還贈送300g的白汁料包,并在線上給出了相應做法指導,大大降低了消費者自己在家里做春鮮菜肴的門檻。
用新鮮刀魚制成的成品餛飩和刀魚餡,也是每年春季的熱賣商品。消費者不僅可以買到包好的刀魚薺菜餛飩,到手即煮,同時也可以買到純刀魚肉餡,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口味來添加配菜,再進行包制。另外還有鮮活小龍蝦、梭子蟹也搶“鮮”上了架,在大量上市之前,給等了一年的消費者先行解春饞。
來源 | 新民晚報
作者 | 張鈺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