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6日晚23點整,中國U17將迎來本屆亞洲杯的第二場小組賽,對手是首輪4-1大勝泰國的烏茲別克斯坦隊。這場比賽對于中國U17來說已經沒有退路,唯有取勝才能保留更大的小組出線希望。
回顧中國U17首場比賽的首發陣容,與去年預選賽對陣韓國隊的首發陣容進行了多處調整。
中國U17首次比賽首發陣容,素材來源于網絡
首先就是陣型從433調整為更類似于4231的布局。另外在右后衛的選擇上將江志欽調整為王一,然后用布尼亞明替代王一原打左邊鋒位置。最后就是在中場后腰位置上用劉柄麟替換閆宇喆。
從場上的最終效果來看,中國隊的這次陣容的調整并沒有起到太好的效果,反而讓自身有著一定的不適應性,特別是王一鎮守的右路,一開場就被對手針對,王一本身也沒能打出能攻能守的特點。
而中場位置的劉柄麟發揮還算穩定,但在由守轉攻的過程中也沒有特別出色的發揮,反而是下半場中國U17進行了大量人員調整后,進攻才有了一些起色,最終也成功扳回了一球。
所以說,中國U17第一場比賽的首發陣容并非是最理想的選擇,對陣烏茲別克斯坦U17的這場比賽,主教練上村健一有必要針對陣型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調整。
實際上中國隊去年10月份對陣韓國U17的那套首發陣容,還是打出了非常不錯的進攻效果,也是近一年來中國U17場上配合最默契的一場比賽,因此個人覺得完全沒必要過多的尋求變化,保留之前的那套陣即可。
中國U17預選賽首發陣容,素材來源于網絡
另外,在結束了去年U17亞洲杯預選賽的比賽后,中國U17本年度的5場比賽都輸給了對手,這一點也能夠看出,本年度中國U17針對首發陣容和球隊陣型的調整其實并不算成功。
本場比賽對于中國U17來說,算得上是本屆亞洲杯的“生死戰”,中國隊已經沒有容錯的空間了,個人覺得此時選擇以往正式比賽中效果最穩定的首發陣容,才是一個最佳的選擇。特別是陣型方面,也應該調整回球隊以往比較擅長的443陣型。
素材來源于網絡
最后就是隊伍核心球員艾比布拉和魏祥鑫的合理使用,如何進一步激發兩人的特點也是主教練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首場比賽已經證明,中國U17隊內只有他們兩人的個人爆破能力更強一些,特別是艾比布拉在1v1和1v2時都能找到擺脫對手的空間,此時全隊如何去配合艾比布拉的發揮,可能成為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