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當摩根大通罕見地發出經濟衰退警告,美國政壇和市場的耳朵都應該立刻豎起來。4月4日,該行首席美國經濟師費羅利直言,特朗普政府本周新宣布的一系列關稅措施將直接導致美國經濟在2025年陷入負增長,預計全年GDP增長將為-0.3%,不僅打破了此前1.3%的增長預期,更昭示著這場“關稅賭博”正將美國推向滯脹的深淵。
特朗普式關稅政策,本質上是一種民粹化經濟武器。它宣稱“保護美國制造”,實則摧毀美國市場;它高舉“對抗中國”的大旗,結果卻誤傷了美國消費者、企業乃至全球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從鋼鐵、鋁材到芯片、汽車,從對華加稅到對盟友的威脅,特朗普掀起的貿易壁壘浪潮,不僅沒有帶來制造業回流,反而極大地扭曲了全球市場邏輯,破壞了自由貿易體系的根基。
如今,這種反全球化的反撲終于迎來了代價。摩根大通給出的衰退判斷,絕非杞人憂天。關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是系統性的:企業投資下滑,制造成本飆升,全球供應鏈斷裂,消費信心受挫。這一切正在形成一個危險的閉環,因為經濟放緩,導致招聘減少、失業上升,進而消費下降、企業營收惡化,最終又導致更深度的經濟放緩。費羅利預測,美國失業率將升至5.3%,這個數字背后,是數百萬家庭的生計危機。
另外最危險的,是滯脹。通脹不降,經濟收縮,貨幣政策失效,美聯儲陷入兩難。報告指出,衡量核心通脹的關鍵指標將在年底從2.8%升至4.4%。這意味著:盡管物價高漲,但經濟卻在下滑,美聯儲既不能強硬加息遏制通脹,也不能放心降息刺激增長。這是最糟糕的經濟局面:一個政策無法調控、信心全面崩塌的“政策黑洞”。
面對這樣的前景,摩根大通預計美聯儲將從6月起連續降息,將利率從4.25%-4.5%逐步降至2.75%-3%。看似積極,但實則是無奈之舉。因為即便降息,也難以修復特朗普式關稅政策帶來的結構性扭曲。利率再低,企業也不會在一個貿易戰高懸、關稅不定的市場環境中放心投資;資本再便宜,市場信心卻早已風化。
這是一個由政治偏執制造出的經濟泥潭。特朗普自詡“談判大師”,卻用經濟戰術玩弄國際博弈,將宏觀政策工具當作選舉籌碼。他誤以為,加征關稅可以換取更好的協議、壓制外國競爭者,但現實是,美國經濟已經被他的關稅錘砸得搖搖欲墜。而所謂“以牙還牙”的強硬姿態,只讓世界各國加速去美元化、去美化,加速供應鏈重構,推動中國、東盟、歐洲在經貿上加快獨立化與去美國依賴。
其實,關稅政策的荒謬性在過去幾年早已展露無遺。從2018年開始,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加征2000億美元關稅,最終數據顯示,美國進口價格上升,企業利潤壓縮,消費者承受成本轉嫁,而中方依然穩定出口,占比并未根本下降。特朗普聲稱要“贏得貿易戰”,可數據告訴我們:美國根本沒贏,反而是美國工人失去了出口訂單,美國企業失去了全球市場,美國消費者付出了更高的物價。
而今,特朗普執念不改,試圖在競選年再度祭出關稅大棒,意圖營造“強人形象”,凝聚民粹選票。這種政客為私利而誤國的做法,不僅是對經濟規律的蔑視,更是對國民利益的極端漠視。
在全球經濟剛剛從疫情與地緣危機中緩慢恢復的關鍵階段,美國若再次挑起貿易戰,其破壞性不僅限于國境之內,還會波及全球市場,掀起新一輪經濟動蕩。美元信用將被進一步侵蝕,美股市場或將陷入大幅波動,發展中國家也將面臨輸入型滯脹的沖擊。美國政治已成為世界經濟不穩定的最大風險源之一。
摩根大通此次發聲,既是理性警告,更是對美國執政路線的極大不信任。如果關稅政策不被迅速遏制,特朗普再度當選,美國經濟所承受的,不再只是暫時性疲軟,而將是一次全面系統性衰退的劇烈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