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報道,據美國海軍研究所及美聯社披露,"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已于3月28日自關島啟程向中東進發,將與長期部署的"杜魯門"號實現雙航母會合。這是繼去年12月以來,美軍第二次在中東地區集中兩艘核動力航母的軍事部署。
美國中央司令部作戰版圖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強化。當前"杜魯門"號已在也門海域執行超過三個月的戰備任務,五角大樓最新命令要求該艦延長部署周期,直至與"卡爾·文森"號完成戰略對接。按照海軍作戰條令,單艘航母通常維持半年部署周期,但此次"杜魯門"號的超期部署打破了常規。
“卡爾·文森”號航母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調動距離上次中東雙航母部署僅隔半年。2023年9月,美國曾在中東同時部署"福特"號和"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當時正值伊朗核問題談判陷入僵局。現在軍事專家觀察到,兩艘尼米茲級航母的總載機量可達140架,相當于某些中等國家整個空軍的作戰力量。
白宮方面同步釋放的強硬表態與軍事部署形成呼應。自3月15日啟動"果斷行動"以來,美軍已對胡塞武裝實施超過40次精確打擊,摧毀了包括防空雷達站、導彈發射陣地等21處關鍵設施。五角大樓戰報顯示,美軍在紅海區域的日均攔截行動頻率較去年四季度提升300%。
特朗普在其社交平臺的最新發言中強調,胡塞武裝已損失約70%的遠程打擊能力。這種說法得到衛星圖像數據的部分印證:開源情報分析顯示,也門境內至少6個大型軍火庫在近期打擊中被摧毀。不過獨立觀察家指出,這些數字需要結合地面戰況綜合判斷。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海軍研究院專家指出,雙航母編隊形成的立體作戰體系具備多重功能:既能在波斯灣構建防空識別區,又可對曼德海峽實施全天候監控,還能為地面特種作戰提供空中支援。這種部署模式使美軍能夠同時對伊朗、也門、敘利亞三個方向保持戰略壓力。
值得玩味的是,"卡爾·文森"號的調動路線刻意選擇穿越南海爭議水域。航行軌跡記錄顯示,該艦3月25日至27日期間在菲律賓海域進行了高強度艦載機起降訓練,這種"航行+訓練"的組合模式被視作典型的實戰化演練。
地區國家對此輪軍事升級表現出復雜態度。沙特外交大臣在阿盟緊急會議上呼吁"避免局勢螺旋式升級",但私下向美方提供了多個疑似胡塞武裝據點的坐標。以色列則加快部署"箭-3"反導系統,其海軍加強了對亞喀巴灣的巡邏力度。
核潛艇資料圖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隨即宣布將在阿拉伯海舉行反潛演習,參演艦艇包括兩艘核潛艇。這種針鋒相對的軍事動作,使得紅海至波斯灣的狹長水域,聚集了當今世界最密集的海上作戰力量。
當"卡爾·文森"號穿越馬六甲海峽時,其艦載預警機已開始執行戰備值班。這個細節暴露出美軍此次部署的深層意圖——不僅要維持現有戰場優勢,更要建立應對突發危機的快速反應機制。隨著雙航母編隊完成戰術銜接,中東地區的戰略平衡或將迎來新的變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