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1年10月全國第一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準時召開,一名小同志在會場中高高舉起他的右手,隨后站起身來,說:“增產節約是必須的,我們應該這樣做?”
這個提議深得毛澤東的肯定,他問道:“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蘇吊蛋,是太原人?!?/strong>小同志回答。
他的名字讓眾人都忍俊不禁,就連毛澤東的臉上也浮現出笑容。
“蘇同志,我為你改個名可以嗎?”毛澤東看著他,真誠地說。
能夠讓毛主席親自為自己改名,那可是莫大的榮譽,更是主席對自己以往功勞的一種肯定,還代表著一份關心。
他連連點頭,開心地說:“請您為我改個名字吧!”
毛澤東沉思了一會兒,隨后說:“蘇兆丹,這個名字你可滿意?”
“我當然滿意,這就像您寫的詩句一樣有氣勢!”蘇兆丹高興極了,只覺得心跳得極快。
這位小同志在一片轟鳴般的掌聲中重新落座,他十分喜愛這個新名字,在手掌上一遍又一遍地??讨侨齻€字。
“蘇吊蛋是父母給我起的名字,代表著曾經調皮的我;蘇兆丹是毛主席給我起的名字,代表著我已經是人民戰士了。”
蘇兆丹的話很質樸,卻表達了他的心聲。
第一個名字
蘇兆丹是太原小店人,于1929年出生。
那時中國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過,常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
但是這絲毫不耽誤蘇兆丹天天上山下河,滿山坡跑,仿佛身體里有用不盡的力氣。
因為他出生于一個極其貧窮的農民家庭,父母親以及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沒有錢去讀書,每個人都是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所以他家里人都以干農活為主。
蘇兆丹的母親身體強壯,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追兔子。
雖說鮮美的兔肉可以拿去市場賣,也可以留在家里吃,但這可苦了調皮搗蛋的蘇兆丹。
一旦他犯錯,擁有“飛毛腿”的母親便會從“十萬八千里”之外飛奔過來,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將他追上,然后狠狠地用大棍揍他的屁股。
雖然蘇兆丹每一次都會被母親教訓得很慘,但他就是憋不住那一股勁,還是經常調皮搗蛋。
無可奈何之下,父母就把他的名字改成“蘇吊蛋”。
隨著蘇兆丹日漸長大,他調皮的性格卻沒有更改半分,父母對此十分頭疼。還好蘇兆丹的姐夫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戰士,有一次姐夫前來探望時,對著蘇兆丹說:“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加入共產黨?”
蘇兆丹的父母搖搖頭,說:“雖然他有一身牛力氣,但是性子太野,我怕軍隊里也管不住他,更何況他今年只有16歲?!?/strong>
蘇兆丹可聽不得否定的話,他立馬站起身來,拍著胸脯大聲嚷嚷:“姐夫,你就帶我去吧,我一定會做得很好!”
姐夫在家里待的時間很短,一個星期后,蘇兆丹帶著兩件衣服、幾個饃饃,隨著姐夫一起前往山西。
在路上,姐夫叮囑他:“打仗不是玩樂,你一定要管好自己。”蘇兆丹搖頭晃腦地答應下來。
他們很快便來到山西,經過姐夫的介紹,蘇兆丹來到山西呂梁軍區17支隊,成了一名普通的共產黨戰士。
剛開始大家都對這名小戰士十分照顧,但很快,所有人都發現根本不用太過照顧他。
蘇兆丹頭腦聰明,四肢靈巧,若真說戰斗和打探情報,沒有幾個人能做得比他更好。
1945年,正值抗日戰爭的尾聲,雖然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仍在做困獸之爭,山西一帶大大小小的戰斗還在繼續。
蘇兆丹可咽不下這口氣,他朝地下吐了一口唾沫,恨恨地說:“這小鬼子怎么快失敗了還要掀風作浪!”
說完這句話,蘇兆丹就飛一般地跑出部隊,戰友們一個勁地去追他,卻怎么樣也追不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路的那一端。
到了第二天早晨,身上衣服已經被刮成布條的蘇兆丹回到了部隊,他興奮地說:“鬼子要來掃蕩太原縣城南郊!”
戰友們雖然半信半疑,但這個機會實在難得,他們便選擇相信蘇兆丹,派遣一支部隊來到城南郊。
果不其然,一支20多人左右的鬼子小隊出現在路面上,大家都屏住呼吸,使勁往下壓低身子,等待鬼子到達埋伏圈,便準備一鼓作氣,殺他個措手不及!
等到日本兵來到水渠附近時,隊長的聲音響起:“沖??!大家一起上!”
原本靜悄悄的灌木叢中突然沖出十多個八路軍戰士,二十多名日本兵被擊斃18人,另外還有兩個日本兵被打傷了腿,在半路中又被俘虜回來。
經此一戰,大家都對蘇兆丹佩服極了,紛紛問他情報是從哪里來的?
蘇兆丹驕傲地揚起臉龐,身上散發著一種少年才會有的氣息,他高興地說:“情報當然是靠我的兩只耳朵得來的,你們可不要太崇拜我!”
身經百戰
好不容易盼來抗日戰爭結束,解放戰爭一炮打響。
蘇兆丹又一次投入戰斗之中,在1948年太原解放戰役中,蘇兆丹還榮獲一等功。
當時,蘇兆丹是偷偷從醫院溜回來的。
雖然他之前中彈受傷,醫生千叮嚀萬囑咐,要他躺在病床上好好休養,可是蘇兆丹放心不下部隊里的兄弟們,他又從醫院偷偷溜回軍隊里。
大家看到蘇兆丹,驚訝地問他:“你的傷口好得這么快?不會是偷偷溜回來的吧!”
蘇兆丹哈哈大笑,調皮地說:“我怎么可能會受傷?”
來不及說太多話,前線的槍炮聲又響起,大家變得忙碌起來。
蘇兆丹也跟著大部隊來到戰場,這時他才發現,已經變成一片焦土的戰場上架著好幾臺機關槍。
槍林彈雨之下,我方戰士很難突破。
蘇兆丹連忙大聲喊:“我要上!讓我上去突圍。”
混亂的現場里,不知從哪個角落里傳來長官的應答聲,蘇兆丹只聽到一個“好”字,便像兔子一樣,一蹦就跳出了壕溝。
敵人的炮火立馬轉移到蘇兆丹這邊,他的身后也傳來數發子彈的“嗦嗦”聲,“是戰友們在掩護我!我可不能浪費這些子彈?!?/strong>蘇兆丹想到這里,腳下的速度更快了。
只見他一會兒跳到這個壕溝,一會兒跑到那個草垛里,這使得敵人的槍炮根本無法瞄準他的身體,對方被蘇兆丹弄得暈頭轉向。
下一次蘇兆丹出現在他們視野中時,發現他手上拿著一個圓形的物體,還沒等敵人分辨清楚那是什么,一個手榴彈就這樣被拋了過來。
“轟”的一聲,敵人暫時停止了攻擊,這為我方戰士贏得了寶貴的十秒鐘,就是這黃金十秒,我方戰士全部勇敢地沖向前去,將敵人打了個落花流水。
戰役之后,人們在一個小土坡的旁邊找到蘇兆丹,這時他的身上已經傷痕累累,他用肉體凡胎擋住敵人的攻擊,吸引對方的兵力,為我方最后贏得戰爭提供了寶貴的貢獻。
戰友們連忙將他送去醫院療養,在路上他還一直打趣著說:“真希望當時我手中有十個手榴彈!”
大家對他說的話,是又心疼又生氣。
時間來到1950年,抗美援朝成為中國的首等大事,許多戰士被重新召集起來,前往異國他鄉參與戰斗。
蘇兆丹自然也在抗美援朝的隊伍中,他被分配到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1師第401團,在部隊中訓練時,他的天賦和長處被發掘出來,長官安排他去反坦克炮兵部隊。
聽到這個消息,蘇兆丹顯得異常高興,他說:“跑步和炮彈,是我最喜歡的東西!”
到了朝鮮戰場后,這里艱苦的環境和蘇兆丹的想象大相徑庭,冬天的朝鮮異常寒冷,但是解放軍戰士只能窩在山洞和叢林之中,自然更為艱苦。
而且他們面對的是裝備精良的美國軍隊,為了能打贏這場戰爭,人民解放軍不得不提高每一個戰士的身體素質和配合能力,上面所制定的每一次戰略部署都必須萬無一失。
就在這樣充滿緊張感的戰場中,蘇兆丹所在的四連部隊與指揮部失去聯系,整個部隊陷入一片慌亂之中。
前方有美軍的炮火連天聲,后方已經再無退路,是死是活?是存是亡?生死就在一念之間。
為了不讓美軍看出任何破綻,當時身為炮長的蘇兆丹立馬跳上炮位,裝彈、瞄準、發炮一氣呵成,五發炮彈應聲而出,憑借蘇兆丹多年來的經驗,他的五發炮彈每一發都打中敵軍。
美軍的一輛坦克被炮彈炸毀,一輛坦克的頂部被炸了一個大窟窿,嘗到苦頭的美軍立馬掉頭逃跑,四連保住了勝利的果實。
看到美軍慌亂逃跑,蘇兆丹這才從炮位上下來,他的雙腿還有一些顫抖,他僥幸地說:“他們好像眼神不好,沒看見只有一個炮位在打仗嗎?”
說著說著,蘇兆丹開懷大笑起來,身邊的戰友一擁而上,將他拋在空中,大家都十分佩服他!
由于蘇兆丹戰功赫赫,所以在1951年10月,他作為志愿軍英模代表出席政協全國第一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這就是他改名的那次會議,剛剛踏入會議場所的蘇兆丹便在人群中看到了毛澤東,他心底暗暗吃驚,心想:“居然能夠看到這位偉人,他和畫報里長得一模一樣,這趟來得太值了!”
在后面的會議中,他認真傾聽每一位發言人說的話,當談到關于糧食與生產的問題時,他高高舉起右手,向大家提出“增產節約”的建議。
也正是因為這句話,讓毛澤東注意到這個小伙子,經過一番了解,毛澤東十分欣賞他,對他說:“英雄出少年,原來你就是當年那個扔炮彈的好戰士!”
經過這場會議,蘇吊蛋的名字變成蘇兆丹,而他本人卻并不張揚,除了主席改的名字他時時掛在嘴邊,他在戰場上所獲得的榮譽勛章全部壓箱底,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經的光輝戰績。
大隱隱于市
1955年,蘇兆丹來到狄村磚廠。
因為常年征戰沙場,他的體格十分健壯有力,扛起磚頭來比任何一個同齡小伙子都要快,活脫脫一個勞動標兵。
但身處這片磚廠的工人們卻并不知道,這個渾身都是力氣的小伙子從哪里來。
他們只知道他為人直率仗義,許多年齡比他小的工友,自愿叫他一聲“蘇哥”。
他也很喜歡幫助別人,也不求什么回報,只想讓別人叫他一聲哥,蘇兆丹從小便十分頑皮,直到長大后身上還透著一股機靈勁。
“哥,聽說你的名字是毛主席為你取的,這是說謊嗎?還是你在吹牛?”工友們在吃飯的時候問起蘇兆丹。
蘇兆丹一拍桌子,神氣地說:“那還能有假?這可是毛主席說的話!”
其他工友忙問:“那么你肯定是一個英雄吧!在戰場上面立過功的那種,要不是主席能給你取名字嗎?”
蘇兆丹搖搖頭,神秘地說:“天機不可泄露。”
在磚廠沒有干多久,他又被安排到太原耐火材料廠。
無論蘇兆丹去到哪一個地方工作,他都是紅人,因為直率,天真而又義氣的性格,讓他深受眾人的喜愛。
此后他一直待在太原耐火材料廠上班,雖然這里的化學污染比較重,但蘇兆丹沒有任何怨言,他一直干到1992年才退休。
退休后的蘇兆丹就和其他退休老頭一樣,生活簡單又普通,花白的頭發下穿著打補丁的衣服,他的身體依舊硬朗,還保留著軍人的氣質。
21世紀初,為紀念人民解放志愿軍入朝鮮作戰五十周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單位發起一個“找英雄、頌英雄”的活動。
經過層層尋找,蘇兆丹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負責人找到蘇兆丹時,發現這位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優秀戰士,居然穿著一身已經洗得發白的灰色衣服,褲腿上還打有兩個補丁。
蘇兆丹沒有因為往日的功績而向組織要求其他優待,他作為一名普通工人,在工位上勤勤懇懇工作多年,他的戰績無人知曉,幾乎隱姓埋名近50年。
電視臺立馬將他的事跡宣揚于世,同時他被毛主席改名的事跡也被傳揚出去,成為一段佳話。
就像毛主席曾對他說的那樣——“英雄出少年”。
蘇兆丹勇敢、低調、活潑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中國少年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