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只在節慶時賽馬,現在月月都能展示技藝,我的‘寶馬龍達東普亞’還成了‘網紅’。希望以后多多參加這樣的比賽,繼續拿到好成績。”在獲得場內速度賽8000米小馬決賽冠軍的覺色加看來,那曲賽馬場就是農牧民的“星光大道”。
在海拔4500米的羌塘草原上,4700余名農牧民群眾的歡呼聲與110匹駿馬的嘶鳴交織成春天的歡樂交響。3月28日,隨著發令槍響,那曲市色尼區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暨“月月賽馬”活動拉開帷幕,這場持續三天的馬背盛會,正以獨特的方式書寫著新時代的色尼文化振興答卷。
作為“鄉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的重要載體,那曲市色尼區創新打造“月月有賽馬”長效機制,將傳統賽馬從節慶活動升華為文化IP,“月月小賽馬、8月大賽馬”觀念深入人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牧民群眾參與其中。賽馬活動不僅展現了色尼區悠久的馬背文化,更激發了農牧民群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3月份的賽事特別設置“民族傳統大跑、場內速跑、走馬”三大項目,吸引了馬術協會、11個鄉鎮代表隊同場競技。通過“色尼融媒”抖音號、網信色尼微信公眾號連續播報精彩時刻,以“云端賽馬”的形式讓全國網友見證了騎手們馭馬馳騁的颯爽英姿。
與往屆“月月賽馬”活動不同的是,當月除了場內走馬、速度賽之外,還特別新增了農牧民群眾喜聞樂見的10公里越野傳統大跑,將8月恰青賽馬節的傳統大跑壯觀恢宏的場景原版復刻到色尼區“月月賽馬”活動中,將一年一度的精彩變成“想看就看”的“基本操作”,進一步豐富了賽馬活動的形式與內容,讓參與者和觀眾都能深切感受到色尼區馬背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活力。
連續三天的賽事中,賽馬場上,騎手們策馬揚鞭,駿馬奔騰,展現出力與美的完美結合,觀眾席上農牧民群眾身著節日盛裝,歡聚一堂,現場掌聲雷動,歡呼聲此起彼伏,共享這場文化盛宴。
“我們不僅要傳承馬背技藝,更要讓傳統文化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色尼區委常委、副區長、賽事組委會負責人旺多介紹,通過建立“賽馬+文旅”融合模式,色尼區還結合“鄉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培育出騎馬拾哈達、馬背射擊等特色表演項目,配套開發了賽馬文化主題民宿、藏北美食體驗等旅游產品。
據統計,2024年,色尼區通過賽馬活動,與區內外70余家企業簽訂14個投資協議,意向總投資80.33億元。同時,將夜間經濟與文旅休閑、畜產品展銷與格薩爾文化相融合,通過各類專場促銷活動間接拉動消費2000余萬元,全面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消費,實現了農牧民通過賽事及周邊服務增收。
如今,色尼區已建立馬匹馴養、騎手培訓、賽事運營的完整產業鏈,培育出了貢確次培、珠杰頓珠等一批本土馬術明星,他們通過抖音分享訓練日常,賬號粉絲有的超過5萬。
春風正勁萬象新,色尼區正以“賽馬會”為筆,在羌塘草原上書寫著文化傳承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新篇章。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記者 趙書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