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主播在直播中發現,即使下面的網友多么上頭,但是得到的禮物卻不多了?!直播間里,開始出現一行小字“您今日已累計打賞2000元,剩余金額將延遲24小時到賬”。之前重要會議時,有委員皮劍龍提出的“打賞冷靜期”提案,雖然還未明文發規定,但是似乎已在試點,已在部分落實了!
直播新規已呼之欲出,網絡頑疾加速處置,打賞已經受限?
2024年,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網絡直播打賞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其中再次要求規范網絡直播打賞行為,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明確禁止未成年人參與直播打賞、嚴格控制未成年人擔任主播等等。之后在2025年2月21日,中央網信辦發布“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方案,劍指八大網絡頑疾。
在這個背景下,皮劍龍委員提出,需要加快立法,建議出臺《網絡直播行業管理條例》專項立法。其中涉及到打賞方面的建議是,建立用戶消費冷靜期,設置單日打賞上限,對單筆超過500元或單日累計超2000元的打賞,觸發24小時延遲到賬,允許用戶無條件撤回。
目前條例還未出臺,但是試點管控看來已經開始,確實打賞亂象引發太多社會問題。數據顯示,2024年超120萬成年人因沖動打賞申請退款,單筆最高達87萬元。打賞機制的失控,讓直播間變了味,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下面講述兩個更加奇葩的案例,大家覺得打賞應該被管理嗎?
男子詐騙1000萬,給主播打賞了700萬,女主播需要退錢嗎?
浙江杭州男子韓某,給自己打造了“富二代”的人設,用心之下,真的結識了一個真正的富二代何先生。在發展為好友關系后,使用各種招數“借”走1000萬元,號稱一起炒美股賺錢。他都拿這筆贓款進行了揮霍,僅僅打賞女主播就花了700萬。最終何先生報警,韓某被刑事拘留。
騙錢去打賞,真的會發生。不過美女主播白歡喜了,即使得到了詐騙犯打賞的700萬,那最終也會被警方認定為贓款,會被追回的。不存在所謂的善意所得這一說。被打賞的700萬,在分給平臺幾乎一半之后,剩下的也不能留下來。蹦蹦跳跳也沒用,謝謝大哥也沒用啊。
警方會要求平臺和女主播都要歸還,這不屬于女主播出售的服務或者商品的勞務所得,會被認定為贓款,進行全額的追繳。如果女主播沒有底下返給這位榜一大哥現款,那也就罷了,如果線下又返現,那可能還多了一個罪名,就是涉嫌協助洗錢。
如果女主播也給這位假榜一大哥其他的利益交換,那么最終可能也只能暗自吃虧,有苦說不出。
23歲學生,6個月花近200萬打賞主播,”她還是個孩子“管用嗎?
23歲的女生還在讀書,偶爾在直播間看到某女團,后續就好似瘋狂一樣的追星。瞞著家人在半年內打賞近200萬,這些錢是家人暫存在他這邊賬戶的,女孩也知道。但是對女生來說,看直播是好似鬼附身,刷火箭上頭了就不停的刷。一晚上1000元的“火箭”就刷了122個,在一聲聲的寶貝中迷失了方向,”家人就是這么慷慨,女團跳的更來勁“。
母親得知后氣住院,后續想與平臺協商退款,理由就是”雖然她成人了,但還是學生,其實她還是個孩子,退錢吧?“平臺回應:成年人打賞沒有辦法退。雖然是學生身份,但也已經是成年人了。最終真的有可能是,需要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家人為何能讓孩子動用200萬都不知道,家人也要為這個不省心的女兒買單呀!
此時再思考新規,是不是有必要出?如果每天刷的禮物不能超過2000元,即使半年也只需要揮霍掉36萬,損失是不是能減少?有效的防止沖動起來盲目的打賞。
2024年全國直播打賞糾紛超38萬起,涉及金額達214億元。某頭部平臺年度審計報告披露,其營收的42%來自0.7%的“土豪用戶”,這些用戶中31%存在網貸記錄,19%曾向親友舉債打賞。但暗流仍在涌動。某地下產業鏈調查顯示,“打賞額度破解服務”在黑市標價已達萬元/賬號,聲稱能繞過系統監控。某主播公會甚至開發出“化整為零”話術,引導用戶通過多個賬號分散打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