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白酒行業分化加劇,頭部企業強者恒強,二三線品牌加速掉隊。貴州茅臺以超1700億元的營收、857億元的凈利潤繼續鞏固其霸主地位,而珍酒李渡、舍得酒業、酒鬼酒等品牌的業績卻集體“啞火”。
在一片低迷中,金徽酒業成為罕見的亮點——其營收突破3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8.59%;凈利潤達3.88億元,同比增幅18.03%,成為行業調整期逆勢增長的樣本。
為何金徽酒業能在行業洗牌中突圍?曾經的“黑馬”酒鬼酒、舍得為何陷入困境?這場分化背后,映射出中國白酒行業怎樣的底層邏輯?
行業變局:從“遍地黃金”到“存量絞殺”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數據,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414.5萬千升,同比下降1.8%;銷售收入7963.84億元,同比增長5.30%;白酒行業利潤2508.65億元,同比增長7.76%,但規模以上企業營收總額卻同比增長5%,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這一趨勢下,頭部酒企憑借品牌、渠道和資金優勢持續收割市場,而二三線品牌則面臨“高端化乏力、大眾化失守”的雙重擠壓。
以貴州茅臺為例,其營收規模相當于后十家上市酒企的總和,其核心產品飛天茅臺牢牢占據千元以上價格帶,并通過系列酒布局次高端市場。反觀部分二三線品牌,在高端化戰略中盲目提價、透支品牌,反而導致渠道庫存高企。
以酒鬼酒為例,酒鬼酒預計2024年營收14.23億元左右,較上年同期下降49.7%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00萬元-15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7.26%-98.17%;酒鬼酒早年憑借黃永玉設計的“麻袋瓶”一炮而紅,但其文化營銷始終未能落地。內參酒過度依賴“品鑒會+圈層營銷”,但復購率不足30%;舍得酒業,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24.41%,凈利潤暴跌80.46%,其“老酒戰略”未能有效轉化為市場認可度,終端動銷疲軟。
與此同時,大眾消費市場呈現分級特征:一方面,百元以下光瓶酒市場持續擴容,牛欄山、玻汾等產品占據優勢;另一方面,區域酒企在100-300元價格帶的競爭白熱化。
金徽酒業正是精準卡位這一賽道,其核心產品“世紀金徽”系列定價150-300元,既避開與頭部品牌的直接對抗,又滿足西北市場消費升級需求。
金徽酒業的戰略突圍路徑西北狼的“精準戰略”1.區域深耕:從“西北王”到“根據地裂變”
金徽酒業的核心戰略是“深度西北化”。2024年,其在甘肅市場營收占比達65%,陜西、寧夏等周邊省份增速超30%。這種“根據地模式”與古井貢酒深耕安徽、今世緣聚焦江蘇異曲同工——通過高密度渠道覆蓋、高頻次消費者互動建立區域壁壘。
相比之下,酒鬼酒、舍得等品牌過早推行全國化戰略。酒鬼酒2024年省外市場營收占比超60%,但其在華北、華東市場遭遇本土品牌狙擊,渠道費用激增卻未能打開局面。金徽酒業則采取“先做透基地市場,再梯度擴張”的策略,2024年新增終端網點1.2萬家,其中90%位于西北地區。
2.產品結構:大眾升級與高端試水雙輪驅動
金徽酒業的產品策略極具針對性:在主力市場(甘肅、陜西)主推百元價位帶產品,鞏固基本盤;在寧夏、青海等新興市場推出50-80元光瓶酒,搶占大眾消費;同時通過“金徽28”等產品試水500元以上價格帶,培育高端認知。2024年,其百元以下產品貢獻45%營收,100-300元產品占比40%,形成“金字塔”結構。
反觀金種子酒,其核心產品“馥合香”系列定價300-800元,在安徽市場遭遇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口子窖的強力壓制,2024年營收同比下滑超20%。這反映出二三線品牌高端化必須解決的悖論:缺乏品牌溢價支撐的高定價,反而會加速客戶流失。
3.渠道革命:數字化賦能與廠商關系重構
金徽酒業的渠道創新值得關注:其通過“金徽云店”系統實現終端動銷數據實時監控,將經銷商庫存周轉天數壓縮至45天(行業平均超90天)。同時,公司推行“廠商命運共同體”模式,對核心經銷商實行股權激勵,2024年經銷商單店產出同比增長22%。
對比舍得酒業,其2024年經銷商數量減少15%,庫存周轉天數延長至120天以上。過度依賴大商制、終端管控乏力的問題暴露無遺。金徽酒業通過數字化工具和深度綁定策略,在行業寒冬中維持了渠道穩定性。
掉隊者的戰略誤判:戰略失焦的代價白酒行業2024年的業績分化背后,折射出區域酒企全國化擴張的集體性戰略誤判。酒鬼酒、金種子、舍得、珍酒李渡等品牌的困境,本質是"無根擴張"與"戰略失焦"的雙重危機。 白酒行業已進入"刺刀見紅"的存量競爭時代,區域酒企全國化的正確公式應是:根據地深度(市占率)×產品銳度(價格帶統治力)×用戶黏度(場景滲透率)。當企業尚未在本土市場形成"鐵三角"壁壘(品牌認知、渠道控制、消費習慣),盲目全國化只會加速資源耗散。那些業績崩塌的酒企,本質上都是在用計劃時代的組織能力,挑戰工業4.0時代的市場競爭——這場戰役從開始就已注定了結局。1.酒鬼酒:全國化過快,文化IP失焦
酒鬼酒曾憑借“文化名酒”定位異軍突起,但其近年來的戰略搖擺導致品牌勢能衰減。一方面,內參系列過度依賴圈層營銷,未能建立大眾認知;另一方面,省外擴張中盲目投入品鑒會、高端活動,費用率攀升至35%(金徽酒業為22%)。2024年其省外市場營收下滑28%,暴露出“品牌底蘊不足支撐全國化”的硬傷。
2.舍得酒業:老酒概念透支,渠道壓貨反噬
舍得酒業的困境源于戰略短視。其“每一瓶都是老酒”的營銷口號缺乏品質支撐,被消費者質疑為“概念炒作”。更嚴重的是,公司為沖業績向渠道大量壓貨,導致2024年經銷商庫存高達25億元(相當于其全年營收的47%),最終引發價格倒掛、渠道崩盤。
3.金種子酒:混改陣痛與品類創新失效
華潤入主后,金種子酒試圖通過“馥合香”品類實現差異化,但其香型教育成本過高,安徽消費者更傾向濃香型產品。同時,混改帶來的管理層動蕩導致戰略執行斷層,2024年銷售費用投入同比增長,但營收反而下滑22%,陷入“越投入越虧損”的怪圈。
4. 珍酒李渡:全國化與高端化的雙重困境
作為“醬酒第二股”,珍酒李渡在行業調整期仍堅持全國化擴張,導致費用激增。其高端產品珍三十終端價從1599元跌至850元左右,渠道利潤空間被壓縮;大眾產品“老珍酒”在河南市場遭金沙回沙酒狙擊,市占率不足5%。2024年凈利潤下滑43%,暴露出醬酒泡沫破裂后的生存危機。
生存法則:存量時代的三大鐵律
白酒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結構性增長”時代,二三線品牌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收窄。從金徽酒業的案例中,可提煉出三條突圍路徑:
區域聚焦:建立不可替代的根據地優勢
在3-5個省份做到市場占有率前三,通過渠道精耕、消費場景創新形成區域壁壘。在3-5個省份做到“毛細血管級”滲透,如金徽酒在甘肅的“一縣一策”模式,終端網點密度是競品的3倍。
性價比革命:用極致產品力重塑大眾市場
在100-300元價格帶打造“質價比之王”,避免與頭部品牌正面交鋒。如金徽能量系列通過“純糧固態+生態釀造”概念,實現終端溢價15%。
組織進化:構建敏捷型供應鏈與數字化生態
通過數據驅動實現柔性生產、精準營銷,將庫存周轉效率提升至行業均值兩倍以上。
存量市場生存法則:更懂消費者
2024年的業績分化,本質是一場“戰略定力”的較量,而是白酒行業從粗放擴張轉向精益運營的必然結果。金徽酒業的成功證明:在存量市場中,唯有堅守戰略定力、深度綁定區域市場、重構廠商價值鏈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而那些盲目追求規模、忽視核心競爭力的玩家,終將在洗牌中黯然退場。這場戰役的終局,或將由“誰更懂消費者”決定。
白酒行業的終局,或許正如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言:“動蕩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沿用過去的邏輯做事。”在這場變革中,勝利永遠屬于那些尊重市場規律、敢于自我革命的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