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1992年的冬日,我家白菜地被一頭黑豬肆意拱食,
我提著鋤頭氣急敗壞地趕來,被村民告知這只豬的主人,是鄰村李寡婦。
騎上發黃的二八大杠,我心中盤算著如何討要賠償,
卻不知這次的「討要說法」之旅,將徹底改變我的平靜生活。
01
1992年的冬天,我依舊在村里小學教我的語文課。
那個年代的冬日,鄉村里少有取暖設備,教室里只有一個煤火爐,可溫度依然趕不上孩子們讀書聲的熱度。
每天清晨,我騎著那輛發黃的二八大杠,帶著粉筆和教案,穿過結霜的田間小路去學校。
「楊老師來啦!」村口的老人們總是這樣打招呼。
「嗯,大爺早!」我點頭回應。
我叫楊明,那時的我,二十七歲,在這所村小任教五年,雖然只有高中學歷,但在村里卻算是個「文化人」。
下午放學回到家,我換上舊棉襖,拿起鋤頭去地里看我家的菜地。
年前,我精心種下了兩畦晚白菜,眼看著長勢喜人,再有半個月就能收成了。
這批白菜,我打算賣到鎮上的集市補貼家用。
家里就靠我這點工資和農田收入,父親常年有病,母親要照顧他,還有個妹妹在讀高中。
「明啊,別光忙著種地教書,你都二十七了,該找個對象了。」
母親站在地頭,又開始了她的老話題。
「再等等吧,等這批白菜賣了,有了錢再說。」我含糊地應付著,繼續翻著土。
那天下午,我正在給白菜澆水,突然聽到地頭傳來一陣吱吱叫聲。
抬頭一看,幾頭黑豬沖進了我的菜地,四處拱動,我的白菜被它們拱得七零八落,根都翻了出來!
「誰家的豬!給我滾出去!」我抄起鋤頭就沖了過去,但已經晚了,兩畦白菜被糟蹋得不成樣子。
幾個幫忙趕豬的村民告訴我,這是鄰村李寡婦家的豬,不知怎么跑到這邊來了。
怒火中燒的我當即決定:「我要去找她討個說法!」
李寡婦,是村里人對她的稱呼。
她本名李秀珍,三十出頭,兩年前丈夫得病去世,留下她和一個十七歲的兒子。
尋常人家都對寡婦有些避諱,何況她家的豬還毀了我的菜地!
第二天是周末,我早早起來,騎上自行車朝鄰村去了。
一路上,我盤算著該如何討要賠償。
這批白菜少說能賣五六十塊,夠我半個月的工資了。
02
李寡婦家住在鄰村西頭,是一座普通的土磚房,院墻低矮,遠遠就能看到里面的豬圈。
我到的時候,正好看見一個穿著深藍色棉襖的女人在院子里忙活。
「李寡婦在家嗎?」我站在門口喊道。
話一出口,我就后悔了,這稱呼不太禮貌,但村里人都習慣這么叫她。
女人直起腰來,轉過身看著我。
她個子不高,臉龐清瘦,眼睛卻很有神,眼角已有了一些歲月留下的痕跡。
「我就是。有事嗎?」她的聲音平靜,聽不出情緒。
「你家的豬昨天拱了我家的白菜,整整兩畦全毀了!」我指著她院子里的豬圈,語氣生硬。
她不慌不忙地擦了擦手上的泥土,走到門口,細細打量了我一番。
「你是楊老師吧?我認得你,我兒子李強以前在你們學校上過學。」
她說道,「昨天的事確實是我們家的豬,豬圈破了個洞,它們跑出去了。是我管理不到位,對不起。」
我沒想到她這么爽快地承認了錯誤,一時語塞。按我的預想,她應該會推脫責任,我倆得爭論一番。
「大不了我賠你就是。」她繼續說道,「你先進屋喝口水,我們好好算算損失多少。」
就這樣,我被請進了李寡婦家的院子。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凈整潔。屋內陳設簡單,同樣整齊清爽,墻上貼著一些獎狀,應該是她兒子的。
「坐。」她為我倒了杯熱水,然后坐在對面的凳子上,「你家白菜毀了多少?能賣多少錢?」
「兩畦,差不多一百來斤,這個季節至少能賣五六十塊錢。」我如實相告。
「那我就按六十塊賠你。」
她站起身,走到里屋,從一個舊木箱里拿出一個布包,數出六十塊錢,「給,這是賠償。」
我有些驚訝于她的爽快,甚至感到一絲不好意思。
在農村,六十塊可不是小數目,夠普通人家半個月的口糧錢了。
「其實……也不一定非要這么多……」我遲疑著說。
「該賠多少就賠多少,錯了就得認。」
她語氣堅定,「不過,錢我給你了,白菜毀了也是事實。這樣,我后天把我自家地里的一些白菜給你送去,你看成不?」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小伙子推門進來,看見我,愣了一下。
「媽,怎么回事?」他警惕地看著我。
「沒事,楊老師來收賠償的,昨天是我們家豬拱了人家的白菜。」李寡婦解釋道。
「您就是楊老師?」
年輕人的表情緩和了些,「我是李強,以前在您教過的三年級,后來我們搬到這村里來了。」
我這才想起這個孩子,印象中是個聰明的學生。「你現在上高中了吧?學習怎么樣?」
「還行,明年就高考了。」他簡短地回答,然后轉向他母親,「媽,豬圈我修好了,您去看看。」
離開時,李寡婦一直送我到村口,我們聊了些家常。才知道她丈夫去世后,靠著養豬和在鄉鎮企業打工維持生計,獨自撫養兒子讀書。
她說話直率,笑起來眼角的皺紋像扇子一樣展開,給人一種坦蕩的感覺。
回家路上,我不斷回想著這次拜訪。與我想象中的劍拔弩張不同,整個過程平和得出乎意料。
尤其是她那句「大不了我賠你就是」,簡單直接,卻讓人感到一種坦然和誠懇。
03
兩天后的下午,我正在上課,村里的小孩跑來說有人找我。
走出教室,看見李寡婦站在學校門口,身邊放著一個大籃子,里面裝滿了白菜。
「楊老師,這是答應你的白菜,我自己地里種的,比你那個還大呢。」
她笑著說,「還有兩斤豬肉,算是賠禮道歉。」
我有些意外,連忙道謝。
幫她把東西抬到我的自行車后座上,我注意到學校里有幾個同事在窗口探頭張望,臉上帶著意味深長的笑。
放學回家,我剛進院子,就聽見母親在廚房里叨叨:「什么人啊,大白天送東西來,也不怕人說閑話……」
「媽,那是賠償,人家豬拱了咱家白菜,這不是來賠了嘛。」我解釋道。
「我知道!村里人都知道了!」
母親放下手中的鍋鏟,「張隊長媳婦剛才還來問我,說你和李寡婦怎么認識的,那意思……哎呀,你是教書的人,要臉面的!」
我這才意識到,在農村這個地方,一個未婚男子和寡婦有來往,很容易引起閑言碎語。
但我心里清楚,這不過是一場因豬拱白菜引起的普通賠償而已。
然而,接下來的日子,流言越傳越廣。有人說我早就和李寡婦有一腿,有人說李寡婦故意放豬拱我家白菜是為了接近我。
一天下午,在學校辦公室,校長把我叫到一邊。
「小楊啊,你年紀也不小了,該成家了。不過……」
他吞吞吐吐,「最近村里有些傳言,說你和那個李寡婦……你自己注意點,畢竟你是教書育人的。」
我哭笑不得,只得解釋清楚。但我心里明白,在農村這個是非之地,真相往往抵不過八卦的力量。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當晚回家,父親把我叫到他床前,神情嚴肅。
「明啊,我聽說你和寡婦來往?這事可不行!咱們楊家世代本分人家,不能讓你毀在這上面!」
「爸,您聽誰說的?我就去人家要賠償,人家送了白菜和肉來,就這么簡單!」我辯解道。
「簡單?村里人都傳開了!」
父親咳嗽幾聲,繼續說,「你是我們家的希望,又是教書先生,名聲有多重要你不知道?我跟你說,這事到此為止,以后離那寡婦遠點!」
就在我以為這事會逐漸平息時,一個周末,我在鎮上集市買東西,又遇見了李秀珍。
她提著籃子,正在選購一些日用品。看見我,她友好地打了招呼。
「楊老師,巧啊。」
「嗯,巧。」我點點頭,心里有些不自在,擔心被熟人看見又要傳閑話。
似乎察覺到我的顧慮,她低聲說:「對不起,給你添麻煩了。我知道村里人說了不少閑話……」
「沒事,鄉下人嘛,沒別的樂子,就愛傳這些。」
我寬慰她,但也下意識地環顧四周。
「我其實想問問你,」她略微猶豫,「我兒子李強最近學習上有些問題,化學不太好。聽說你以前化學成績挺好的,能不能……」
「你想讓我輔導他?」
「如果方便的話……」她的眼睛里透著期待,「我可以付學費。」
我思索片刻,答應了。不是因為錢,而是我確實喜歡教書,何況李強是個聰明的孩子。
但我提出在學校里輔導,而不是去她家,以免落人口實。
當天晚上,父母得知此事后,臉色難看至極。
「你就是不聽我的話是不是?」父親氣得臉色發白,「現在全村人都在笑話我們家!」
「爸,我就是教孩子功課,這有什么不對?」
「教孩子?你是傻還是裝傻?」
母親插話道,「人家李寡婦打的什么主意你看不出來?她兒子都那么大了,還用你教?」
面對父母的誤解,我感到無比沮喪。但更讓我意外的是,我心里竟然開始為李秀珍感到不平。
她不過是個失去丈夫的女人,獨自撫養孩子,卻要承受這么多不公正的議論和猜忌。
第二天在學校,我認真地給李強補習了化學。這孩子確實聰明,就是知識有些漏洞。
課后,他猶豫了一下,對我說:「楊老師,謝謝你幫我,不過……我媽的事,你別往心里去。她也不容易。」
他的話讓我心頭一震。這個年僅十七歲的少年,已經懂得為母親承擔責任了。而且,他似乎也聽說了那些閑言碎語。
04
十二月的一天,天空飄起了雪花。這是今年第一場雪,村里人都說今年可能是個大雪年。
放學后,我正在整理教案,李強匆匆跑來找我:「楊老師,不好了!我家豬圈塌了!」
那天的雪下得很大,我趕到李秀珍家時,看到她正在雪地里搬木板,豬圈的一角已經垮塌,幾頭豬在院子里亂跑。
「你怎么來了?」看到我,她愣了一下,然后繼續忙碌,「沒事,我自己能行。」
「兩個人快一些。」我放下自行車,幫她一起搬運木板。
雪越下越大,氣溫驟降。我們在雪地里忙活了近兩個小時,總算把豬圈修好,把豬都趕了回去。
李秀珍的臉被凍得通紅,雙手凍得僵硬,卻執意要我先進屋暖和一下再走。
屋內生著火爐,溫暖如春。李強給我倒了杯熱茶,然后出去幫母親照看豬了。
「你怎么知道豬圈塌了?」我好奇地問。
「李強到學校找你了呀。」她邊烤火邊回答,「他說你肯定會幫忙。」
「你兒子對你真好。」
「是啊,沒有他,我可撐不到現在。」
她的眼里閃爍著驕傲和一絲憂傷,「他爸走得早,家里一切都靠我們娘倆。這孩子,小小年紀就懂事得很。」
我第一次聽她提起丈夫,語氣平淡中帶著一絲釋然。屋子里安靜下來,只有火爐的噼啪聲和窗外的風雪聲。
「其實……你不用管村里人說什么。」我打破沉默,「你是個好母親,李強也是個好孩子。」
她抬起頭,眼里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露出笑容:「謝謝你,楊老師。不過……」
她頓了頓,神情變得嚴肅,「你有沒有想過,一個正經教書先生,跟一個寡婦走得太近,對你不好。」
我怔住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我比你大五歲,帶著個兒子,還是個寡婦。村里人議論我,我不在乎,但你不一樣。」
她直視著我的眼睛,「你年輕,有學問,前途好,不該因為我受牽連。」
「我……我不在乎那些閑言碎語。」我鼓起勇氣說道。
「真的不在乎嗎?」她笑了,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那你為什么每次看到我,都要左右張望,生怕被人看見?」
被她一語道破,我有些窘迫。確實,我嘴上說不在乎,行動上卻很在意別人的看法。
「沒關系,我明白的。」
她起身添了些柴火,「雪停了,你回去吧,要不然天黑就不好走了。」
回家的路上,雪已經停了,天空陰沉沉的,整個村莊被白雪覆蓋,顯得靜謐而安詳。
我推著自行車,不斷回想著剛才的對話。
李秀珍話里有話,似乎在提醒我保持距離,這讓我心里莫名地有些失落。
從校長辦公室出來,我心情沉重。
為什么善意的幫助會變成閑言碎語的對象?為什么一個寡婦就活該被人指指點點?
這些問題在我腦海中盤旋,讓我感到困惑和憤怒。
晚上回到家,情況更糟。
母親一見我就開始嘮叨,說鄰居王大媽告訴她,李寡婦前夫死得蹊蹺,村里人都說她克夫,讓我離她遠點。
父親則直接表態,如果我敢和李寡婦來往,就別認他這個父親。
面對家人的誤解和威脅,我第一次感到了反抗的沖動。但看著父親蒼老的面容和母親擔憂的眼神,我又不忍心頂撞他們。
當晚,我輾轉難眠,心中的天平不斷搖擺。
第二天早上,我決定去李秀珍家一趟,想當面告訴她,別在意村里人的閑話,我會繼續教李強功課。
但到了她家門口,卻發現院子里安靜異常,豬圈里的豬少了大半。
「楊老師?」李強從屋里出來,看見我有些驚訝。
「你媽呢?豬都去哪了?」我問道。
「我媽去賣豬了。」李強低著頭,「她說……以后不養這么多豬了,太麻煩。」
我心里咯噔一下,隱約感覺到這與前兩天的事有關。
「楊老師,」李強猶豫了一下,「我媽說……以后化學我自己看書學習就行,不用麻煩你了。謝謝你這段時間的幫助。」
我愣在原地,不知該說什么。
李強的話很明顯,李秀珍是在刻意疏遠我,大概是聽說了村里的閑言碎語,怕連累我。
「你媽什么時候回來?」我問。
「不知道,她去縣里賣豬,可能要晚上才回來。」李強回答。
我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轉身離開了。但我心里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等李秀珍回來,當面問個清楚。
我們加快腳步,跑到李秀珍家門口,卻看到一幕讓人震驚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