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我們不僅要送技術,更要幫基層醫院‘造血’。目前,順昌縣已建立16個福建省級名醫工作室,省級專家每周坐診手術,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4月5日,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衛建局謝寧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介紹,順昌縣創新構建服務體系,福建省級協和醫院專家傳授急危重癥處置技術,順昌縣總醫院骨干手把手指導基層藥品管理和院感防控,鄉鎮醫護人員則帶著便攜式超聲設備走村入戶。
在閩北山區,65歲的陳女士攥著病歷本來到由超聲、心血管、骨科等10多個科室專家組成的義診基層行隊伍里。在順昌縣鄭坊鎮農貿集市旁,順昌縣總醫院聯合福建協和醫院開展的“送醫下鄉基層行”活動打通了山區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去縣城里看病得折騰一整天,現在專家上門看診連檢查設備都帶著。”順昌縣洋墩鄉腦梗患者老張的妻子感慨。2025年,南平市順昌縣以“送醫下鄉基層行”活動為紐帶,讓省級專家“沉到底”、優質資源“進山村”,為“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寫下鮮活注腳。“專家手把手教我們處理疑難病,現在遇到急癥心里更有底了。”順昌縣洋墩鄉衛生院院長黃秀寶說。
針對山區留守老人多、慢病管理難等問題,順昌縣通過鄉鎮趕集義診、入戶送藥、基層醫護案例教學、督導檢查等工作,讓山區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方便就診。謝寧介紹,今年順昌縣“送醫下鄉”累計服務群眾超2400人次,入戶巡診68戶。
3月21日,醫生“入戶診療”,為山區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受訪者供圖
從鄭坊鎮的“健康集市”到洋墩鄉的優質資源“進山村”,再到元坑鎮的“入戶診療”,山區縣城醫改的脈搏正隨著省級專家的聽診器,貼上山村的田埂地頭。讓行動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戶拿到治療方案,當村醫握著便攜超聲儀走進農家小院,沒有驚心動魄的手術臺,卻讓每個細微的“健康盼頭”都落了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