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60歲的村支書王師傅在漯河市人民醫院被確診為"胃賁門部低分化腺癌"。這個診斷結果,開啟了他驚心動魄的抗癌歷程。
確診后,家人立即帶他前往北京301醫院。手術切除了賁門和部分胃組織,術后20多天開始了化療。然而第一次化療就引發了災難性后果——膽囊壞死。"疼得死去活來",王師傅回憶道。當地醫院急診檢查發現他的鉀、鈉、蛋白指標極低,醫生坦言:"不手術會疼死,但這么低的指標手術風險極大。"
2014年7月的一個深夜,醫生冒險為他進行了膽囊切除手術。"整個膽囊都爛成黑泥了",這個及時的手術挽救了他的生命。但危機并未結束,術后王師傅出現嚴重并發癥:持續低燒、全身浮腫瘙癢、無法進食,甚至吐出膽汁。病情危急到需要轉院搶救,在鄭大一附院的重癥監護室里,他度過了生死攸關的7天。
"當時只能喝米湯,瘦得皮包骨頭",王師傅的女兒回憶道。就在全家陷入絕望時,一位病友的建議帶來了轉機。2014年8月4日,幾乎是被架著來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的王師傅,開始了中藥調理。
奇跡在4天后出現。服藥一周,他的精神明顯好轉;8月22日復診時已能獨立行走;半個月后,進食量從每餐小半碗增加到六餐大半碗。到2014年12月,他竟重返工作崗位。2015年4月的復查顯示各項指標完全正常。
更令人驚喜的是,2017年1月,他脖子上多年的脂肪瘤也消失了。"現在一天能走十來里路,雙杠、引體向上都不在話下",王師傅自豪地說。2024年4月26日,70歲的他自駕參加抗癌公益活動,現場演示太極拳時,誰能想到這是曾經被下過病危通知的人?
"胃和賁門切除后確實要注意飲食,但生活基本不受影響",王師傅總結道。他的故事詮釋了現代醫學與中醫結合的奇跡,更展現了生命在絕境中爆發的驚人韌性。從垂危到重生,這十年抗癌路,每一步都印證著"不放棄"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