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已進上海,中美軍方開始談判,中方當面立規矩,逼美國往后退
在解放軍東部戰區舉行圍臺軍演的時候,將賴清德當局嚇的不輕,連續收到了多個噩耗,卻遲遲等不來美軍航母的到來。
結果就在賴清德苦苦等待的時候,卻傳來了一個噩耗,美軍跟解放軍有大事要談,怪不得美國對賴清德當局的困境不管不顧!
自賴清德上臺以來,不僅瘋狂試探和沖撞“一中原則”的底線,更是悍然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并拋出所謂的“17項策略”,大肆操弄“全面防衛”、“任性作戰”,惡意制造兩岸民意對立與對抗,甚至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
4月1日至2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出動強大的海空兵力,在祖國的寶島臺島周邊進行了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就在中方的演習結束前后,美軍的一架專機卻悄然降落上海,美軍此舉又有何考量?
而就在磋商進行期間,臺海上空的戰機對峙事件,恰好為中方主張提供了鮮活注腳——4月3日拂曉,解放軍戰機與擅闖高雄外海的美軍偵察機展開無線電交鋒,最終迫使美機撤離相關空域。中方即亮出核心訴求:要求美方終止在中國周邊海域高頻次、高強度的抵近偵察與軍事演訓。
中國軍方回應美國在海上的挑釁行動,言下之意是:如果美軍繼續這種行為,中國軍隊將采取合法手段應對,別怪中國沒提醒。這番表態強硬有力,試問,放眼全球,有多少國家敢如此直面美國?
2025年4月,雖然還帶著一絲涼意,臺灣海峽的氣氛卻變得異常緊張。解放軍的飛機在臺灣海峽上空頻繁飛行,飛機的轟鳴聲巨大,好像密集的鼓點,讓臺灣民眾感到不安。
這次名為“海峽雷霆-2025A”的大型圍臺軍事演習,規模非常大,而且發生得很突然,讓賴清德政府措手不及,顯得非常被動。
這次演習突如其來,規模空前,表明局勢緊張程度前所未有,也直接沖擊了臺灣當局的反應能力。
這次軍演既是對“臺獨”的嚴厲警告,也嚴重考驗著地區的和平穩定。臺灣因此處境危險,中美在臺海地區的競爭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在這場代號“海峽雷霆-2025A”的軍事演習中,模擬了多種可能的作戰行動,包括封鎖、打擊和登陸。參加演習的部隊包括海軍和空軍等多個兵種,展現了高度的協同作戰能力。
演習范圍覆蓋臺灣島周圍的海域,某些區域甚至進入了臺灣單方面劃定的“防空識別區”。這次演習充分展示了解放軍不斷增強的軍事力量和現代化作戰水平,對臺灣形成了實質性的震懾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演習期間,一艘裝載液化天然氣的巨型貨輪在臺灣海峽附近徘徊了整整一天,由于軍事演習的進行,始終無法安全靠岸卸貨。
這并非簡單的意外,而是解放軍演習中模擬封鎖臺灣的一個片段。臺灣孤立于海外,一旦遭遇封鎖,經濟命脈將面臨被切斷的危險,帶來的影響難以估量。
可以設想,如果重要物資無法運入,島內生活和生產都將受到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可能出現混亂。因此,臺灣當局需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承受住這種打擊。
解放軍軍演在臺灣省內引起很大反響,民眾普遍感到不安。大家對賴清德政府也越來越不滿意,像火燒起來一樣。
賴清德之前把大陸當成“外國敵對勢力”,還提出“17項政策”,這些都被認為是這次軍演的起因,也讓兩岸關系更緊張了。
現在臺灣各個黨派都在批評賴清德和民進黨“賣臺”,說他們不顧臺灣民眾的安全,把大家放在危險的處境里。
國民黨甚至公開說要跟民眾黨聯手,搞一場“大罷免”,好像要用政治手段把賴清德政府拉下馬。民進黨自己內部也鬧矛盾了,好像有了分歧,賴清德的領導地位恐怕也不保了。
感覺賴清德現在有點腹背受敵,一方面是其他黨派虎視眈眈,另一方面是自己人好像也不太服氣。看來接下來的日子不太好過。糟糕的情況接連發生,外部環境不好也讓臺灣壓力很大。
美國沒有幫助臺灣,反而提高了關稅,增加了34%,這對臺灣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困難。臺積電為了赴美投資,花費巨大,金額高達1000億美元,甚至把一些關鍵業務搬到美國。當時,賴清德用這件事向臺灣民眾保證,美國不會增加臺灣的關稅。然而,實際情況是,美國的保證并沒有兌現,承諾就像沒用的廢紙。
臺灣面對解放軍的強大壓力,賴清德政府把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盼望美國航母能來保護臺灣。但現實并非如此,美國航母并未出現。
更令人意外的是,就在解放軍軍演期間,美國反而派代表去了上海,與解放軍就2025年度中美海上軍事安全問題進行了磋商,這不是狠狠的打臉了賴清德嗎。
這并非一時沖動,而是美國在權衡利弊后,精心策劃的一步棋。美國的決策著眼于長遠,希望在與中國的較量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而且這場會議,在美國人看來,要遠比援助賴清德重要得多。
美國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避免和中國直接開戰,保持中美關系穩定對美國來說好處多多。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就是為了防止雙方在海上出現誤會,從而引發沖突,這個機制非常重要。
美國希望通過這種對話方式,控制雙方之間的不同意見,避免因為意外情況導致沖突升級。美國認為,穩定中美關系符合其長遠的戰略目標。
這次中美軍方會談地點定在上海,和過去中美兩國輪流舉行的做法不一樣。美國主動來到中國談判,會議上,中方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基本原則,認真地指出了美國軍艦和飛機在中國附近海域活動對中國主權和安全造成的威脅。
中方強調,中國軍隊有決心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同時,中方代表再次向美方代表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強調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任何企圖分裂中國的行為,都一定會遭到中國的堅決反對。
中國姿態強硬,這與近年來中國軍事力量迅速增強以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密不可分。中國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防御體系,可以有效應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力量,保障自身安全。
“海峽雷霆-2025A”軍演中,解放軍展現的強大實力,也讓美國意識到與中國發生軍事沖突所要付出的代價。
賴清德現在面臨著四面楚歌的困境,島內民眾怨聲載道,美國也顯得比較冷淡,再加上中國大陸的軍事壓力,使得他的政府非常危險,感覺像被圍困的野獸,只能奮力一搏。
盡管處境艱難,賴清德依然堅持“臺獨”立場,“臺獨”在民進黨眼中是重要的政治資本,也是賴清德鞏固自身地位的關鍵手段。為了維護權力,賴清德有可能冒險推動“臺獨”,甚至讓臺灣民眾承擔代價,實在是無恥至極。
中國大陸方面對“臺獨”的立場則非常明確且堅定,反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王毅外長此前明確指出,關于臺灣的稱呼只有一個,就是“中國臺灣省”。這番話表明了中國堅持統一的立場。這也暗示著,未來臺灣可能不會再享有“一國兩制”的特殊政策,這無疑是對“臺獨”分裂勢力的一次重大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