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是我國的商用車制造大省,無論是重卡、客車、輕卡、皮卡等車型都有涉獵。時至今日,江西造的皮卡、輕卡依然是國內的第一梯隊。不過,在客車制造業方面,江西汽車人已不再有原江西客車廠的輝煌?!?/p>
01—
上饒客車,始于1969年!
在我國客車制造業發展歷程中,鼎鼎大名的上饒客車廠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9年,創建成立的上饒汽車制造廠。
成立之初的上饒汽車制造廠,技術實力都還很弱。早期工廠主要生產一些柴油三輪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蹦子”,以及相關的零部件。不過在70年代,工廠的效益并不好,甚至到了瀕臨倒閉的狀態。
到了70年代末,雖然經濟的發展城市公交、公路客運需求量大增。工廠為了生存開始轉型生產客車,并基于江西汽車制造廠的井岡山汽車底盤(解放130型卡車),敲打出了一輛SR631型輕型客車。
02—
命運齒輪開始轉動
事實證明,上饒汽車廠轉型生產客車,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繼SR631型客車后,工廠又相繼基于東風汽車的底盤,研發出了SR664公路客車、SR665團體客車和SR666鏈接公交車等車型,并在1981年的東風車改裝車展銷會上一炮而紅。
這時的工廠已經更名為上饒客車廠,直屬于機械工業部,是一家響當當的央企。
在80年代初,我國的客車制造業還很落后,大部分的工廠還是使用解放、東風等卡車底盤。這種客車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發動機前置,行駛起來噪音很大,乘坐舒適性很差。對于這一行業痛點,上饒客車廠將作出歷史性貢獻。
03—
上饒客車,填補國內空白
1982年,上饒客車廠確實是敢為天下先,開始著手研發發動機后置的客車。經過艱苦的技術攻關之后,終于試制出了國內第一臺發動機后置的客車,并采用了當時技術領先的東風EQ140發動機。
這款出自上饒客車的產品不僅動力強勁,駕駛舒適性也大大提升,從此我國客車行業開始進入發動機后置的時代。
在此之后,上饒客車廠引入英國安培公司技術,制造了一批地質勘探車、電力工程車、電子干擾車等改裝車型。這也為上饒客車廠,積累了扎實的技術基礎,并贏得了不少的訂單。
04—
加入東風汽車,輝煌期來了
在80年代,我國汽車制造業曾經組建過5個大型的聯營公司,包括:東風汽車聯營公司、解放汽車聯營公司、南京汽車聯營公司、中國重型汽車聯營和京津冀汽車聯營公司。
在這一時期,上饒客車廠選擇加入了東風汽車聯營公司。東風汽車公司前身是第二汽車制造廠,創建于三線建設時期的十堰,整體實力非常雄厚。
上饒客車加入東風公司之后,在銷售渠道和供應鏈上得到了很大的幫助。正式借助東風汽車的銷售渠道,上饒客車同時又在央視做廣告,贊助影視劇用車,很快成了享譽全國的客車品牌。
1987年,上饒客車亮相智利國際汽車博覽會,并出口到了南美國家、非洲國家、俄羅斯、菲律賓等國家,實現了我國客車出口“零”的突破。
05—
競爭激烈,連續下滑
進入90年代之后,隨著各地客車制造廠的不斷涌現,國內客車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除了常州長江客車、丹東黃海客車、揚州亞星客車、鄭州宇通客車、廈門金龍客車等明星企業之外。
不少地方客車制造廠還引入海外客車制造技術,極大地沖擊了國內客車市場。例如,桂林引入韓國大宇汽車,合資組建了桂林大宇客車公司;西飛與沃爾沃合資組建了西安西沃客車,北方汽車制造廠推出了北方尼奧普蘭客車……
相比之下,上饒客車廠加入東風之后,雖然也一度非常輝煌,但是產品創新速度明顯下降。甚至曾經連續多年,沒有進行產品換代升級,銷量也是一降再降,逐步開始退出主流品牌序列。
06—
上市賣身,輝煌難再
2002年,上饒客車廠與上饒線材廠重組,成立鑫新股份,并實現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但是,登陸資本也沒有給上饒客車帶來太大的變化。
同年9月份,民營企業江西博能接手了上饒客車廠,并更名為江西博能上饒客車有限公司。博能接手之后,雖然也做過轉型發展新能源客車的嘗試,但是最終也沒有讓上饒客車,再塑往日的輝煌,如今在市場的存在感很低。
曾經走在行業前列的上饒客車廠,沒有發展成為江西人自己的鄭州宇通客車和廈門金龍客車,也是江西汽車人非常痛心的。不過,現在上饒客車品牌還在,繼續努力奮斗日后東山再起也未可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