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菲關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馬科斯上臺后,菲律賓外交政策出現明顯轉向,開始疏遠與中國長期建立的友好合作關系,轉而向美國靠攏。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頻繁制造事端,不斷挑釁中國的領土主權。在南海部分島礁附近,菲律賓船只多次試圖闖入中國領海,進行非法的資源勘探等活動,嚴重違反了國際法以及《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相關規定。這一系列挑釁行為導致中菲關系遇冷,兩國之間的合作項目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在能源領域。
菲律賓本身能源資源匱乏,對外部能源依賴程度較高。其原本期望通過與美國等外部勢力合作,在南海爭議海域開發能源資源,以緩解國內能源緊張局面。然而,由于其對中國領土主權的侵犯,中方不得不采取措施進行反制。這使得菲律賓在南海的能源開發項目屢屢受挫,眾多計劃被迫擱置。據相關數據顯示,菲律賓在南海能源產業的投資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國內能源供應缺口進一步加大,能源價格也隨之攀升,給菲律賓民眾的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沉重負擔。
馬科斯(資料圖)
而在菲律賓國內,政治局勢也陷入混亂。馬科斯政府的一系列決策引發國內民眾的不滿,尤其是在對待與中國關系以及國內經濟發展等問題上。與此同時,菲律賓國內出現一股新的政治力量,莎拉的支持率不斷飆升。莎拉憑借自身的政治主張以及背后的政治資源,在民眾中獲得了廣泛支持。她對馬科斯政府的一些政策提出尖銳批評,這使得馬科斯在國內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其領導地位受到嚴峻挑戰。
面對國內國外的雙重困境,馬科斯試圖通過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來轉移國內視線并提升自身國際地位。美防長訪問菲律賓期間,雙方就加強軍事合作達成多項協議,包括擴大美軍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使用權、增加聯合軍事演習頻次等。美防長在訪問期間發表強硬言論,無端指責中國在南海的正常活動,試圖抹黑中國形象。這種美菲聯合的軍事挑釁行為,進一步加劇了南海局勢的緊張程度,使得地區和平穩定面臨嚴重威脅。
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資料圖)
在這關鍵時刻,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到訪中國,成為備受矚目的“貴客”。阿羅約曾于2001年至2010年執掌菲律賓政權,在其任內,中菲關系堪稱進入“黃金時代”,她先后15次訪華,為兩國友好合作奠定深厚基礎。
此次阿羅約訪華,正值菲律賓國內政治局勢波譎云詭之時。一方面,杜特爾特被捕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引發國內外強烈關注;另一方面,馬科斯政府親美政策將菲律賓拖入危險邊緣,國內反對聲浪此起彼伏。阿羅約此次來華,出席了202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圍繞“全球南方國家如何增強合作、推進現代化”分享經驗與見解。看似未直接涉及中菲當下敏感問題,實則意義深遠。
回顧阿羅約執政時期,在南海問題上,她采取務實態度,積極推動《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磋商,致力于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推動地區合作發展,還大力推動中國加入東盟主導的東亞共同體。與當前馬科斯政府在南海不斷制造摩擦、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行徑形成鮮明對比。如今,阿羅約作為杜特爾特的堅定政治盟友,在這樣敏感時刻訪華,被外界普遍認為是在為菲律賓尋求新的外交方向。
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資料圖)
阿羅約訪華期間,與中方就國際形勢、地區熱點問題以及中菲關系等進行深入交流。她明確表達對中國在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立場的理解與支持,反對外部勢力無端干涉他國內政。這一表態不僅展現阿羅約個人對華友好態度,更代表菲律賓國內一批有識之士的心聲,凸顯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秉持正義、維護和平的主張,正獲得越來越多國家有識之士的認同與支持。
對于馬科斯政府而言,阿羅約此次訪華無疑釋放出強烈信號。菲律賓國內政治生態復雜多變,馬科斯當前支持率僅20%,遠低于莎拉?杜特爾特。若馬科斯繼續一意孤行,緊跟美國在南海挑釁中國,忽視菲律賓國家利益與民眾訴求,其政治地位必將岌岌可危。
中國始終秉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積極推動與周邊國家友好合作,在南海問題上,堅定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議,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中國在南海的建設活動,旨在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務、維護航行安全,合理合法,光明磊落。面對外部挑釁,中國保持戰略定力,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同時敞開對話合作大門,歡迎各國在平等、互利、共贏基礎上開展交流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