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解放海南戰(zhàn)役打響后,我軍勢如破竹,剛一登島便取得了節(jié)節(jié)勝利。
然而,就在將士們興高采烈地向韓先楚報告戰(zhàn)果時,他卻察覺出了不對勁:不好,這是薛岳在使壞!
韓先楚究竟為何這么說?薛岳究竟有什么問題?
狂妄的敵軍
1949年,隨著我軍解放進程的不斷推進,國軍僅剩的一點戰(zhàn)斗力量也開始瓦解。
而在國民黨內(nèi)部,老蔣的威望也開始逐漸被削弱。在這種情況下,之前一直對老蔣心存不滿的國軍將領也冒出了“倒蔣”的心思,薛岳就是其中一員。
薛岳出身粵系軍隊,早年追隨過孫中山先生,與老蔣也曾共事過一段時間,可謂資歷深厚。
然而,自從老蔣上臺后,他卻一直被邊緣化,總是得不到重用。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他并非黃埔出身,又跟隨李宗仁進行過“討蔣”運動,所以老蔣也一直對他心存戒備。
雖然后來在抗日戰(zhàn)爭中,他憑借著長沙會戰(zhàn)殲滅日軍十萬人,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但老蔣還是很不喜歡他。
結果到了解放戰(zhàn)爭,在粟裕將軍的打擊下,薛岳幾乎是連戰(zhàn)連敗,損失慘重。
從而他也引起了國民黨內(nèi)部的眾多非議,而老蔣也順勢剝奪了他的兵權,撤掉了他的職務。
就此,薛岳便坐上了冷板凳,整個解放戰(zhàn)爭幾乎沒再聽說過他的名字。
等到了解放后期,眼見國民黨大勢已去,薛岳便又心思活絡起來。
在淮海戰(zhàn)役結束后,老蔣的主力軍已經(jīng)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薛岳便提出了“粵人治粵”的口號,有意將老蔣的親信宋子文驅(qū)趕出去,從而主政廣東。
彼時因為時局的影響,老蔣不得不暫時低頭,將宋子文調(diào)離了廣東,并任命薛岳為“廣東政府主席”。
雖然與老蔣不和,但薛岳卻并沒有倒向我軍的想法。
結果,就在他想大力建設廣東方向,打算與我軍死戰(zhàn)到底時,他的老部下吳奇?zhèn)ネ蝗辉诨洊|起義,一下子便打亂了他的部署。
這下駐守廣東內(nèi)部的國民黨瞬間大亂,開始慌不擇路地四處逃竄,而薛岳也只能隨部撤離廣東。
這時,老蔣又給了他一個新的職務——海南防衛(wèi)總司令,讓他統(tǒng)一指揮陸海空三軍,阻止我軍解放海南島,并企圖以這里作為他們反攻的據(jù)點。
就這樣,薛岳、陳濟棠以及余漢謀率領著十萬大軍駐守在了海南島上,決定背水一戰(zhàn)。
當時為了阻擋我軍,薛岳還在瓊州海峽上打造了海陸空立體的防御體系,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伯陵防線”,號稱固若金湯,堅不可摧。
但實際上,當時這條防線可謂漏洞百出。
先不說島上的駐軍都是從華北、華東一帶退下來的殘兵敗將,士氣低迷,根本無法與士氣高漲的解放軍相提并論;
單從整個廣闊的海岸線來說,十萬兵力也是無法全面覆蓋的。
而且即使他們有空軍、海軍加持,老蔣派給他們的也都是一些戰(zhàn)斗力不強的,根本對我軍構不成威脅。
更不要提島上還有我軍的瓊崖縱隊,這就更加分散了敵人的一部分精力。
所以當薛岳在吹噓自己的防線多么穩(wěn)固,我軍在半年內(nèi)無法攻破時,包括老蔣在內(nèi)的大部分人是不信的。
其實薛岳也清楚真相,他之所以這么說不過是為了穩(wěn)定軍心。
一開始,他也有些擔驚受怕。然而,隨著金門戰(zhàn)役的結束,他的斗志便又重新點燃了。
他認定我軍不擅長渡海作戰(zhàn),無法應對國民黨的空軍和海軍,所以便不再將我軍放在眼中。
因此,當我軍開始分批次偷渡時,他便只當作是“小規(guī)模侵擾”,并未當一回事。
殊不知,正是他的大意輕敵,給了我軍進攻的最佳機會。
韓將軍的謀略
其實在最初制定解放海南島計劃時,我軍確實如薛岳所料,因為受金門戰(zhàn)役的影響,從而變得畏手畏腳起來。
所幸韓先楚將軍的一次次堅持和謀劃,才得以讓作戰(zhàn)順利進行。
1950年,葉帥、鄧華以及韓先楚等多位高級將領齊聚廣州,商討解放海南的具體對策。
從大體上來說,我軍在這次戰(zhàn)斗中占據(jù)著很大的優(yōu)勢。島上的海岸線寬廣,敵人的兵力分散,我軍能選擇多個登陸點。
除此以外,島上還有隨時可以接應我軍的瓊崖縱隊,群眾基礎扎實,為我軍登陸后提供了立足點。
然而,由于敵人一直大肆宣揚的“伯陵防線”,還是讓我軍變得優(yōu)柔寡斷起來。
當時考慮到我軍沒有空軍支援,并且渡海的船只也不足夠,大家便提議推遲作戰(zhàn)時間,等收集到足夠的船只再行動。
但韓先楚卻堅決反對這一決議。他認為若是再推遲幾個月會錯過東北季風時間,需要逆風渡海,到時候就更不利于作戰(zhàn)了。
他建議可以先以小批次偷渡,同時制作機帆船。
一開始鄧華司令并未同意他的意見,兩人甚至還為此爭執(zhí)起來。最后還是韓先楚親自向中央請示,毛主席親自批準,他的意見才終于被采納。
就這樣,以43軍為首開始分小批次坐船登陸,在群眾的接應下,戰(zhàn)士們躲過了敵人的重重防守,順利上岸。
等島上的情況都摸清楚后,韓先楚當即率領40軍突襲潿洲島,并奪取了300艘漁船,提供給了后續(xù)部隊。
直到這時,薛岳才仿佛從夢中驚醒,開始馬不停蹄地調(diào)兵遣將。
而彼時的韓先楚也一刻不歇地向瓊州海峽發(fā)起了進攻。
原本他以為想要突破敵人的防線,怎么也免不了一場惡戰(zhàn)。豈料,我軍輕而易舉地便強渡成功上了岸。
當時我軍選擇以臨高角為突破口,韓先楚驚訝地發(fā)現(xiàn),敵人在這里只留了一個團的兵力駐守。
在40軍的強勢進攻下,這支部隊也很快就被殲滅了。
然而,就在我軍一路高歌猛進,準備繼續(xù)推進時,韓先楚卻忽然叫了停。
敵人的陰謀
憑借著多年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他逐漸察覺出一絲不對勁。
在部下匯報戰(zhàn)情時他了解到,駐守這里的原本有三個團,現(xiàn)在卻只剩下一個團,那么其他兩個團去哪了?
況且更讓他感到不對的是,我軍這一路上都太順利了,幾乎是連戰(zhàn)連勝,就好像是敵人故意放他們進來的。
在一番思考后,他猛然想通了其中的關鍵:“不好,是薛岳在使壞!”
他已經(jīng)猜到,薛岳很有可能將兩個團調(diào)去了東線,圍攻43軍。
他想得果然沒錯。在得知43軍已經(jīng)先一步登陸后,薛岳便調(diào)集了3個師試圖將對方一舉殲滅。
而他之所以不阻擋40軍登陸,就是想讓他們深入,然后再以海陸空火力直接切斷我軍的后續(xù)支援。
所幸韓先楚察覺到他的陰謀,當即改變了策略,開始向43軍靠攏。
彼時43軍正因為兵力懸殊,被敵人包圍在了福山上。而薛岳正在不顧一切地向山上佯攻,企圖以兵力優(yōu)勢硬吃掉對方。
所幸,韓先楚率兵趕到,直接從敵人背后攻了上來。
薛岳怎么沒料到是這個結果。一時間,形勢扭轉(zhuǎn),敵人遭到了兩面夾擊。最后,在我軍的迅猛攻勢下,敵人潰敗而逃。
不久后,“伯陵防線”也被我軍攻破,海南島正式迎來解放。而薛岳也匆匆逃到了寶島。
然而,這次他再也沒能得到老蔣的信任,從此賦閑在家,過起了隱居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