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打了三年多,前前后后,清軍和英軍在東南沿海這片土地上斗了不少回合。今天,咱們就來聊聊1842年英軍長驅直入,從浙江打到江蘇,再一路兵臨南京城下的故事。
鎮江戰役中英軍使用的云梯
故事主角有啥?
英軍艦隊滿滿進攻欲+清軍“佛系防守”+地方官員自信爆棚+老百姓莫名其妙被卷入戰火。
各位老鐵坐穩,咱開整!
一、從浙江打到乍浦,清軍慘遭“海陸雙殺”
時間來到1842年5月,英軍已經在浙江站穩了腳跟。按理說,他們下一步是該北上打天津的,可北方風大沙多,太冷了!英軍一想,“咱們英國大佬沒必要跟北方天氣死磕啊,去江南氣候好、資源豐富,順便還能順江而上打清軍個措手不及,不香嗎?”
戰役地圖
于是乎,英軍從寧波撤出,浩浩蕩蕩集結到了乍浦——一個防守森嚴的清軍海防重鎮。要知道,清軍在這兒堆了7000多兵力,可就算人多,戰斗力跟裝備卻都慘不忍睹。5月18日,英軍“傳統操作”上線:海軍正面壓制,陸軍偷偷繞后。短短幾小時,清軍就被突襲得暈頭轉向,雖然副都統長喜拼了命指揮,但最后還是掛彩了,撤到嘉興養了幾天就沒了。
乍浦戰役花束
打完這一仗,英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陣亡9人、受傷55人。指揮官都被“天尊廟里的小兵”射殺,這在之前的戰斗里可不多見。說起來,那時候清軍的八旗官兵還真是拼命,雖然裝備差,指揮又混亂,但硬生生靠著一股血性頂住了不少時間??上?,意志力不能當炮用,乍浦還是失守了。
1842年5月18日乍浦之戰中湯林森中校在天尊廟陣亡
二、吳淞口大潰?。嚎偠脚hb跑路,提督陳化成被打死
乍浦戰事結束后,英軍輕松補給完畢,轉頭盯上了下一站——長江防線的首個大要塞,吳淞口。要知道,吳淞口就是清軍守江防的“門神”,擋不住這里,整個長江下游就跟家門沒上鎖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吳淞防線固若金湯?其實只是個紙老虎。當時的兩江總督牛鑒(對,就是那個名字讓人想到牛奶的家伙)一拍胸脯,“放心吧,吳淞肯定能頂??!來再多英軍都不怕!”話音未落,1842年6月16日,英軍的戰艦就排成一排,炮口齊刷刷對準了吳淞炮臺。然后呢?轟了不到倆小時,牛總督一看形勢不對,麻溜撒丫子就跑了……
1842年6月16日吳淞戰役
總督跑了,提督陳化成還在頑抗,帶著手下在炮臺前死戰不退。結果陳提督不幸陣亡,而剩下的兵卒聽說總督跑了,士氣瞬間崩盤,全都放棄抵抗了。最后,英軍沒費多少勁就端了吳淞口,還一路從吳淞打到上海,清軍沿途幾乎都是“聽到英軍來了就跑路”,上海守軍更是“不戰而逃”,當晚英軍大搖大擺進駐上海城。
陳化成墓及塑像
三、鎮江慘烈巷戰:副都統海齡之死成謎?老百姓都看傻了!
英軍占了吳淞,長驅直入,主力部隊轉頭直奔長江重鎮——鎮江。1842年7月15日,英軍艦隊抵達鎮江城下。清軍防守部隊有7000多人,可這鎮守的副都統海齡啊,他也不知哪根筋搭錯了,一看英軍來了,趕緊下令“關城門!封閉內外!”結果呢,糧食斷供,城內生活秩序崩潰,老百姓吃不上飯都急了,滿城怨聲載道。
1903年英國人出版的鎮江地圖
有人勸他,趕緊去跟英軍講和啊。海齡是個“直男癌”:“和?和個屁!再說我也不會談!”最后這哥們兒頂著壓力,指揮八旗兵死守城池。可英軍火力太猛了,又是炸藥又是炮彈,短短一天時間,鎮江城門被炸開,英軍涌入城中。
進攻西門的英軍
這時候,鎮江八旗兵爆發了——“寧死不屈”的氣勢上頭,不少兵士在英軍破城前就先把家人殺了,然后自己拿著刀上陣拼命。這場巷戰打得相當慘烈,英軍一共死了39人,傷130人,還有3人失蹤。這可是英軍自開戰以來最慘痛的一次!鎮江的八旗兵給英軍上了血淋淋的一課。
1842年7月21日英軍主力與青州八旗在鎮江戰斗
而咱們那位“直男癌”海齡呢?最后是自殺了,不過坊間傳言他是被憤怒的百姓“暗殺”了……真假難辨,但這仗打完,鎮江幾乎成了人間地獄。英軍進城后燒殺搶掠,老百姓都被搞懵了,揚州的士紳大戶嚇得連夜湊了50萬兩白銀,好說歹說才把英軍給擋在了城外。
清軍在鎮江城內迎擊英軍
四、京杭大運河被切斷,清廷直接崩盤求和
鎮江這地方有多重要?一句話,鎮江一丟,京杭大運河直接斷了!這可是清朝經濟命脈,南方的糧食運不到北方,北京的飯碗都得掉一半!道光皇帝當時急了,趕緊讓耆英去跟英軍談判:“給他們香港,給他們通商權,只求別再打了!”
京杭大運河
7月末,英軍主力繼續開赴南京。8月3日,艦隊浩浩蕩蕩開到南京城下。11日,英軍開始部署圍城炮火,擺出一副“再不投降就轟你紫金山”的架勢。耆英一看,這怎么頂得住?趕緊跑過去跟英軍談和,最后雙方簽了《南京條約》,清朝割讓香港,開放通商口岸,這場戰爭就這么灰頭土臉地結束了……
簽訂南京條約
結語:戰略失誤?裝備落后?清軍為什么打不過?
這場鴉片戰爭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清朝的失敗:戰略上被英軍壓制,戰術上被英軍玩弄,最可怕的是軍隊缺乏統籌調度,地方官員該守不守、該跑不跑,一言以蔽之:**打仗不專業,跑路卻挺麻溜!
歷史給咱們上了一課:在國際競爭中,強軍、富國是唯一的硬道理,守著老本兒、靠意志力硬撐,遲早會被時代的巨輪碾個粉碎。清朝的失敗,給后人留下了慘痛的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