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最近,關于火星的相關事件似乎少了很多,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沒有開展研究。如今在火星上有多臺探測器,其中便有來自中國的祝融號和美國的毅力號,這兩臺探測器在火星開展工作以來,便經常傳回許多有用的資料,給我們研究火星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近段時間,毅力號在火星上又有了新的發現,它在火星上拍攝到了一張圖片,請看下圖!
這是毅力號在杰澤羅隕石坑邊緣區域發現的,科學家將其命名為“St. Pauls Bay”。我們仔細觀察這張圖片,從宏觀來看,這似乎很像一塊海綿,感覺有很有孔洞。也很像我們常見的螞蟻窩,在平地上的隆起,或許是螞蟻的杰作,但火星上可沒有螞蟻。如果放大畫面來看,我們又會看到不一樣過得東西,請看下圖!(密集恐懼癥者慎入!)
放大局部后,會發現其呈現深灰色,它的表面密密麻麻的凸起,每一個小小的凸起呈現圓形或者橢圓形,看起來像是泡沫,如果在觀察仔細些,會發現有不少的凸起已經劈裂了,就好像是有什么東西破殼而出。難道是什么神秘生物從巖石中破殼而出?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其中,有不少網友都表示:“這會不會是火星生物?這看起來像是一堆卵”。
實際上,我們一直都在尋找火星生物,研究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雖然發現了水以及甲烷等生命物質的存在,但一直都未能證實火星生物。我們不難發現,火星上惡劣條件,根本不適合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的生存,換句話說,火星上或許根本就沒有生物。
但是,從毅力號拍攝的這張圖片來看,為何火星上會出現這樣奇形怪狀的石頭呢?對此,科學家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這個石頭可能是液態水的作用下形成的“結核”。
眾所周知,科學家早已經確認火星上在遠古時期是存在液態水的,當水在石頭的縫隙中流動時,就有可能會使得水中的礦物質沉淀下來,并且圍繞一個小的核心聚集,最終形成一個結核。
當然,也有科學家認為這個石頭可能是微生物活動生成的,通過觀察地球類似環境中的實例,一些微生物結核可能通過生物礦化和成核作用促進鐵氧化物的沉淀,進而形成一個個小凸起。
此外,還有不少科學家認為火星的結核可能由火山噴發或撞擊產生的高溫物質冷卻固化而成。但不管如何,在我們沒有拿到樣品時,這些都只能是假設和猜測。
大自然的力量是強大的,能夠造就很多偉大奇觀,所以不管出現什么樣的石頭或者山體,我都覺得是合理的。所以火星上的這塊石頭,雖然值得我們關注,但我們更應該研究火星其他現象。火星作為人類移居的第一星球,如何改變火星的環境?如何實現載人登陸?或許才是值得我們重點關注的。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文獻:
1.Astrobiological Potential of Rocks Acquired by the Perseverance Rover at Jezero Crater
2.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ron Oxide Concretion Formation On Earth and Mars
3.Evidence for recent groundwater seepage and surface runoff on Mar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