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豆腐腦”“豆腐”傻傻分不清楚——那干脆別分了,也別再糾結是咸還是甜,好吃才是正經事。不管配面條、米線、米飯,還是做火鍋或糖水,豆花的表現絕對出乎你意料。
對了,實在較真的小伙伴,可以參考一下汪曾祺在《豆腐》一文中說的,點得比較老的叫北豆腐,比較嫩的則為南豆腐,再嫩即為豆腐腦,比豆腐腦稍老一點的,就是豆花。
#01
貴州豆花面
在哪兒嘗試:小紅爐貴州私房菜
地址:朝陽區神路街39號日壇上街
(朝陽區人民政府南門斜對面)
薄而透的手工寬面條與柔軟滑爽的雪白豆花,一起浸潤在豆漿里,調味只靠一小碗紅油油的蘸水——這組合,能好吃嗎?不妨抱著好奇、懷疑和開放的心態,試試遵義人所鐘愛的這碗豆花面。
豆花面里的豆花,一般使用酸湯(前一次點豆腐的窖水存放幾天后成為酸湯)來點,所以白嘴嘗有一點點酸,不過整體十分細嫩滑爽。將勁道的面條和柔軟的豆花夾進蘸水里,裹一裹再送入口,復雜多元的香辣酸鮮齊涌上來,讓人一試難忘!別怕辣,時不時喝上兩口豆漿面湯,解辣效果出奇地好,原來是絕配。
面條和豆花由于沒有任何調料,靈魂“蘸水”的內容就得非常豐富,包括油辣椒、麻油、醬油、瘦肉丁、雞肉丁、花椒面、花生米、油酥黃豆、金鉤等,味道特別鮮美。其實貴州街頭還能吃到最簡單的一碗咸豆花,僅放點醬油、榨菜、花生碎和香蔥,當成放學后的零食,可以邊走邊吃!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甘肅隴南地區也吃豆花面,配菜換成了熗好的酸菜、炒韭菜、炒青椒油潑辣子、芫荽、蒜苗、椿芽腌制的各樣咸菜等,別有一番風味,也是在外游子們念念不忘的一口。
#02
陜西豆花泡饃
在哪兒嘗試:陜味居(東直門店)
地址:東城區東直門外小街2號胡家園小區21號樓
真不知道是老陜們對“饃”的執念太深,還是對吃豆花這件事的想象力太過豐富——一碗豆花泡饃,讓八竿子打不著的幾種食材相遇了,蘇東坡吃完也感慨一句“東湖柳,姑娘手,金玉瓊漿難舍口……”其中“金”說的是金黃的饃片,“玉”是豆花,“瓊漿”是豆漿的美譽。
所泡之“饃”是西北地區的鍋盔,下鍋前已經削成了長薄片,以便煮沸的濃豆漿將其軟化(但同時不失筋道),再與鮮嫩爽滑的豆花、嚼勁十足的麻花煮燴在一起,配上香噴噴的油潑辣子、咸菜、蔥花等佐料,咸辣鮮香,一碗豆花泡饃讓人回味無窮,能量滿滿。
不過,在寶雞當地被當作早餐的豆花泡饃,與“小清新”沒有半點關系,一定要趁熱快點吃完,磨磨唧唧冷掉之后,“金玉瓊漿”也會膩口了喔。
#03
云南豆花米線
在哪兒嘗試:多味居
地址:東城區府學胡同與中剪子巷交叉口西南角
既然貴州人能將豆花和面條組合到一起,那么對于“米粉,我所欲也;豆花,亦我所欲也”的云南人來說,“豆花米線”就是天作之合的超級美味!
熱水燙過后的米線放入碗中,再加入甜醬油、咸醬油、冬菜、油辣椒、韭菜、花生碎、花椒、胡椒等佐料,最后舀一勺綿軟嫩爽豆花將米線覆蓋——米線本沒有味道,濃油赤醬的調味又嫌重,滑嫩爽口的豆花一加入,正好在刺激與清香之間找到平衡。每家店鋪的配料大同小異,“多味居”的招牌豆花米線賣了20年,里面還有肉沫沫、炸蘑菇、炒豌豆和一滴入魂的木姜子油,能把人香迷糊了!
趕緊用筷子把豆花攪散、拌勻,與米線和各種調料充分融合,確保每一筷子米線上都掛著豆花,一口下去,口感爽滑,層次分明,夏天吃尤佳!
#04
四川豆花飯
在哪兒嘗試:不相離鹽幫菜(郎園店)
地址:朝陽區通惠河北路郎園Vintage南門
富順豆花,堪稱自貢鹽幫菜系中的閃亮之星,也入選了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地方,歷史上因鹽鹵設縣,豆花也因鹽而生——井鹽開采中鹵水熬制產生的膽水,是點豆腐的絕佳膠凝劑——聽說,鹽工等不及豆腐凝固成型再烹飪為菜肴,就直接將豆花、佐料和米飯一起吃下去,于是就有了“豆花飯”的雛形!
豆花、米飯和蘸水,今天依然是三位一體的標配。夾上豆花放在干飯上,再夾一撮蘸水抹在豆花上,豆花講究色白如玉、綿而不老、嫩而不溏、連窖水也清甜可口;而搭配的糍粑海椒蘸水里大致加了花椒面、香料、香油、豆油、芝麻、蔥花等,紅潤油亮、香氣悅人、爽辣鮮美,令人垂涎欲滴。
如此可見,豆花配主食(面條、米線和米飯)一點也不違和,不過眼大肚小的朋友如果想嘗嘗鮮,用這么一大碗手工豆花搭配蘸水,也會吃得心滿意足!
#05
廣東/福建甜豆花
在哪兒嘗試:胖妹拾糖(白塔寺店)
地址:西城區宮門口東岔6號
除了搭配主食,可塑性極強的豆花,做甜品也是一把好手。簡單一點的與黑糖、蜂蜜桂花、玫瑰花一起,也常搭配煉乳或椰奶,再有地瓜、芋圓、西米、紅豆、桃膠等小料,滿滿一碗,冷熱皆宜,老少咸宜!
很多人對“胖妹面莊”不陌生,其店里出品的糖水主要是給吃面的客人解辣用的,沒想到越做越紅火,如今已自立門戶,有了獨立的店鋪“胖妹拾糖”,其中草粿、豆花、黑芝麻、杏仁、牛奶是使用最多的食材。
走進白塔下的“薄荷曼波”小店,空氣里彌漫著宜人的草本香和淡淡甜味。一碗豆花大滿貫,豆香濃郁,細膩如娟,可選擇土紅糖水、鮮榨純椰奶或牛乳作為底汁兒,芋頭、蓮子、紅豆、綠豆、蜜薯、米粿等是標配,你還可以根據喜好加料——鴨母捻(潮汕湯圓)、粉藕、桃膠、芋泥山藥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絕對是可以飽腹的下午茶!
文、圖:劉洋
版:小維
封面及banner設計:佩琪
Aimi Wang 182 1073 1565
Gia Wang 138 1114 8523
以佳釀為媒,胡同為軸,「十條」重塑前門草廠胡同的味覺新生丨TO探店
《白蓮花度假村3》和《苦盡柑來遇見你》熱播,給了我小長假的旅行靈感!丨在地
牛油果的前世今生:從狗糧到中產之光,紅得莫名其妙?丨饗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