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憑借“季節限定”標簽,青團一躍成為春日鮮食熱門。京東研究院調研顯示,63.7%的消費者清明節期間首選青團,近一周其銷量環比增長超80%。成都商家透露,近幾天青團銷量比平時高出一半。
與此同時,各品牌推出含櫻花等春日元素的限定食品,季節限定消費呈增長態勢。相關報告指出,品牌借助“氛圍消費”與年輕群體建立情感連接,既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又成為品牌試水市場的“安全閥”。
4月4日清晨,成都街頭艾草清香彌漫,融入胖乎乎的“清明饃饃”——青團中。據成都市檔案館記載,青團以艾草等春日野菜做外皮,裹豆沙等內餡,傳承“寒食”禁火冷食習俗,承載護佑安康期許,其色澤是成都人迎接春天的舌尖符號。
當日下午,夜游錦江東門碼頭的“親子嘉年華”熱鬧非凡。不少家長陪孩子制作青團、香囊,“第一次帶娃做青團,孩子開心,我也覺得很棒!”市民張女士說道。
“清明前三天是銷售高峰期,青團出貨量比平時高出一半。”成都一家糕點鋪老板介紹。除經典口味,今年芋泥奶酪等新口味頗受青睞。杜甫草堂附近一家糕點鋪還推出金橘餡、牛油果青提奶昔餡等。“現在買青團像開‘春季盲盒’,每次都有新花樣。”“95后”市民楊女士預訂了青團禮盒。
這場“青團熱”從街巷蔓延至商超和電商平臺。京東研究院數據顯示,芝麻、豆沙等傳統口味與腌篤鮮、芋泥等創新口味均增長顯著,低糖青團銷量環比增長109%。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吳茜 王柳
原標題:春日食尚 從街巷到電商 青團成為鮮食熱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