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三天假期,成都迎來了一波春季踏青賞花旅游小高峰。4月4日,在成都青龍湖,70位漢服愛好者穿上漢服,以草為席,以裙為帳,吟詩歌、彈古箏、吹笛簫、蕩秋千,還原屬于唐代裙幄宴的國風浪漫。
裙幄宴可以理解為唐代婦女的春日郊游,將一件件裙子掛起來當作臨時的飲宴幕帳,在里面舉行宴席。在唐代的城市生活中,婦女生活較為自由,裙幄宴是上巳節前后舉辦的一種野宴。在《開元天寶遺事》中,留下關于裙幄宴的描寫:“長安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則設席藉草,以紅裙遞相插掛,以為宴幄。其奢逸如此也。”
▲漢服愛好者還原唐代裙幄宴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為漢服愛好者自發組織,口號是“春日裙幄宴,共赴文化約”。在還原的裙幄宴中,為了更好地契合春日主題,現場的漢服愛好者服飾整體以清新自然的色調為主,比如嫩綠、淺粉、天藍等代表春天的顏色,營造出了春日生機盎然的氛圍,同時還適當地加入一些古雅的棕褐色來凸顯傳統文化底蘊。
“這一天,我們身著傳統服飾,置身于自然春光之中,通過席地而坐、把酒言歡、吟詩作畫等環節,重現裙幄宴的優雅與風情。”活動發起方流光雅集小組工作人員川蓉介紹,“讓大家在親近自然的同時,深刻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一同續寫這春日里的文化詩篇。”
▲漢服愛好者還原唐代裙幄宴
踏青郊游,除了感受國風浪漫,還有一些來自成都的家庭進行親子研學活動。4月5日一大早,童行書院組織的彭州葛仙山徒步活動如期舉行,21個家庭的25名孩子現場參與。童行書院成都教研負責人劉俊強介紹,“整個清明假期,我們會組織三場徒步研學活動,預報名人數的小朋友主要集中在8-12歲。相較于去年清明假期,我們接到的預報名訂單提升了200%。”
在這次徒步中,孩子們將跟隨植物學博士探尋植物之美,學習植物學基礎知識。
▲研學活動現場
“在專人的帶領下,小朋友們通過研學活動會收獲植物形態學的基本知識。”劉俊強還介紹,希望通過研學活動,讓孩子們熟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如何區分,除了了解知識,還可以提高對植物的審美。
“像這樣的活動,我們一個月可以組織4-8場,也得到了家長們的支持,大家都希望孩子能走到戶外去接觸大自然,在真實的場景中學習知識。”劉俊強表示。
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原標題:成都清明假期上演“春游限定”:青龍湖畔擺起唐代裙幄宴、孩子們徒步葛仙山研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