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6日,對馬紅衛來說,是一個永生難忘的日子。那天,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他的胸口狠狠撞上了方向盤,導致胸部骨折。然而,正是這次意外,讓他及時發現了體內的隱患——右肺鱗癌。
車禍后的意外發現
車禍發生后,馬紅衛被緊急送往醫院,胸部CT檢查顯示他的右肺中葉有一個“不規則軟組織密度影”。醫生敏銳地察覺到異常,建議他進一步做穿刺活檢。最終,病理結果證實了他的擔憂——肺鱗癌。
家人本想瞞著他,但馬紅衛識字,看到病房墻上的“腫瘤科”字樣,心里已經明白了幾分。起初,他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尤其是想到自己的姐夫也曾患同樣的病,在北京301醫院接受了手術、放化療,花費上百萬,卻在半年后離世。
由于車禍導致的骨折,馬紅衛不得不等待一個多月才能進行肺部手術。這段時間里,他備受煎熬,既擔心癌癥擴散,又害怕重蹈姐夫的覆轍。最終,他接受了右肺中葉切除術,并在術后進行了一周期化療。
從抗拒中醫到主動求醫
化療期間,馬紅衛的身體反應很大,他開始尋找其他治療方法。一位來自溫縣的食道癌病友向他推薦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起初,馬紅衛對中醫抗癌持懷疑態度,堅決拒絕嘗試。但妻子和兒子沒有放棄,2014年6月6日,他們帶著他的病歷資料和舌苔照片,找到了袁希福院長,并帶回了一個療程的中藥。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馬紅衛開始服用中藥。令他意外的是,僅僅一周后,他就感覺身體狀況有所改善。一個月后,他親自前往復診,并堅持服用中藥配合后續化療。
心態轉變,病情穩定
服用中藥半年后,馬紅衛的心態逐漸平和。他說:“剛確診時,壓力特別大,心情低落。但吃了半年中藥后,我感覺病情穩定了,心情也好了很多。”住院期間,他看到許多年輕患者也在與癌癥抗爭,這讓他漸漸看開:“活一天賺一天,心態好了,身體恢復得也更快。”
此后,他每年春秋兩季都會鞏固治療,并至少復查一次。醫生告訴他,肺部的小結節影是手術縫合痕跡,無需擔心。
10年過去,他依然健康
如今,馬紅衛已經成功度過了5年癌癥復發高風險期,甚至邁入了第10個抗癌年頭。他恢復了正常生活,經營著自己的農資生意,每天能步行五六公里,偶爾還會開車旅游散心。
2024年4月26日,他參加了“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龍年中國行”活動。談及現狀,他自信地說:“別人根本看不出我做過手術!前幾天復查,醫生對比了以前的片子,結節還是老樣子,沒有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