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記者走進阿拉善盟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嘉爾嘎勒賽漢鎮烏蘭恩格嘎查,在該嘎查的農田里看到,幾臺大馬力旋耕機隆隆作響,牽引著深松犁具,在連綿的田地間來回穿梭,犁出一道道筆直的溝壑,掀起層層泥土的波浪。
“以前一場春耕下來累得腰酸背痛不說,效率也不高,現在用上了大馬力旋耕機,效率提高了好幾倍,種地越來越輕松了,今年我計劃種200畝地,2天就耕完了,接下來我還可以給周邊農民犁地、耙地,多一份收入。”正在駕駛拖拉機耕地的烏蘭恩格嘎查農民馬利偉告訴記者。
據馬利偉介紹,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大馬力旋耕機不僅縮短了翻土整田的時間,而且經過深翻后的地塊碎土率超過90%,土壤的透氣性和保墑能力大大增加。
春耕生產,農機先行。眼下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積極落實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農戶購機用機的熱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為春耕生產增添了得力“助手”。如今在該示范區的春耕備耕的田間地頭,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呈現出一片“人機共舞”的繁忙景象。
近年來,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引導、支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自主選擇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做好農機購置補貼核查工作,及時足額發放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進一步調動農民購置農機的熱情,推動農機裝備更新換代、提檔升級,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現在農機購置補貼范圍越來越廣,從播種機到聯合收割機等,幾乎涵蓋了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只要是符合條件的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列入補貼目錄的農機,均可按照規定的補貼標準獲得相應資金補助。2025年,示范區新購入補貼機具8臺(套),全部錄入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服務系統,涉及補貼資金7.75萬元。”該示范區農牧林水局農牧辦副主任王海燕說。
俗話說:“深耕一寸土,多收萬擔糧。”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把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農村生產力的關鍵舉措,持續加大對農機設備的引入力度,穩步推動農業機械化力量朝著科技化、智慧化方向發展,隨著一批又一批現代農機走進廣闊田野,為農業生產的提質增效增添了新的活力。目前,該示范區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已達到90.3%,推動了現代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從“人勤春早”邁向“機勤春早”。
“今后我們將持續關注農戶需求,動態跟蹤農機作業情況,通過政策支持、技術幫扶、安全監管等綜合措施,為春耕生產提供全鏈條保障,著力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實現農業生產智能化升級。”王海燕說。(記者 劉宏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