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國民黨師長李鐵民眼見覆滅在即,竟下令將城內的100多名地下黨全部槍決。少將韓君明得知后,勸道:“手下留情,給兄弟們留條后路吧!”
李鐵民曾經是郝鵬舉的部下,說起郝鵬舉,他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倒戈將軍”。早年投奔國民政府,受到冷落后又投奔了汪精衛,最后投奔到新四軍麾下。
面對這位“投誠”將領,陳毅可謂誠意十足,讓他繼續保留原有的編制,并給他的部隊一個新番號“中華民族聯軍”。
只可惜,郝鵬舉并不懂得珍惜,不到一年便再次反叛,抓了山東軍區的不少干部去投奔國民黨,打算拿此當投名狀。沒成想解放軍只用了十天,便活捉了郝鵬舉。此時的他依舊不知悔改,竟然在押送山東的途中打算逃跑,被我軍當場擊斃。
李鐵民則因為跑得快,并沒有被我軍抓住,成功逃過一劫。
得知老上司郝鵬舉被抓后,李鐵民非但不傷心,反而十分高興。在這次戰斗中,郝鵬舉的部隊被消滅大半,只剩下不到兩個師的兵力。
而其中兵力最多的,就是他擔任師長的一師。
也就是說,在郝鵬舉殘部投奔國民政府后,李鐵民很有可能被任命為這支部隊的新司令。
但投奔蔣介石之后,李鐵民卻傻眼了,因為對方并沒有讓他擔任部隊的司令,反而另派了一個叫畢書文的人,擔任部隊的代理司令。
眼見到手的司令被人搶了,李鐵民十分生氣,因此在隨后的日子里,經常頂撞這位代理司令,一點都不顧及對方的顏面。
畢書文能拿到這個代理司令,自然也不是泥捏的,兩個人經常因為一些小事鬧得不可開交,每次開會,會議桌上都火藥味十足。
見此情形,高級參謀韓君明再也看不下去了,多次勸李鐵民,希望他能以大局為重,不要傷了雙方之間的和氣,但李鐵民根本不聽。
說起韓君明,他同樣是郝鵬舉的老部下,卻對李鐵民頗為不滿。
郝鵬舉在世的時候,李鐵民經常開著小汽車,載著妓女招搖過市,卻讓身為文人的他下車走路,這讓韓君明頗為不滿,于是便說了他兩句。
卻沒想到李鐵民因此含恨在心,郝鵬舉被任命為代理司令后,便打發他去給對方當高級參謀。
就在李鐵民和畢書文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國民政府在解放戰場上節節敗退,兵力逐漸有些不夠用了。見此情形,蔣介石便打起了郝鵬舉殘部的主意。
蔣介石多次給畢書文下令,讓他將部隊帶到江南接受改編和整訓,但畢書文卻一拖再拖。
因為他知道,一旦部隊被拉到江南,就會被老蔣的嫡系蠶食殆盡,那個時候,自己就真成光桿司令了。
李鐵民卻不這樣想,他認為,這是自己拿回部隊的好機會。當即瞞著畢書文,將隊伍帶到了鹽城,其本人還受到蔣介石的親自召見。為了穩住李鐵民,陳誠還允許他的部隊脫離畢書文,全權負責鹽城的防務。
得知消息后,李鐵民十分高興,以為自己終于拿回了隊伍。卻沒想到沒過多久,華野第十一縱隊、第十二縱隊便包圍了鹽城,李鐵民和韓君明也被困在了城內。
此時李鐵民的部隊,大部分都在解放軍那里待過一年,知道對方的戰斗力,也知道解放軍有優待俘虜的傳統。因此很多士兵連打都沒打,只是象征性裝裝樣子,便舉旗投降了。
李鐵民知道,其他士兵可以投降,但他不能,一旦被解放軍活捉,郝鵬舉就是他的下場。
因此,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當即下令將城內關押的100多名地下黨全部押赴刑場,執行槍決。
就在李鐵民即將執行時,韓君明當即沖進李鐵明的辦公室,苦口婆心地勸阻道:“給自己和兄弟們留條活路吧,殺了一切就真的完了!”
聞言,李鐵民內心動搖了,如果能活,誰又愿意破釜沉舟呢?思量再三,李鐵民最終還是放棄了殺害地下黨員的想法,放下武器投降了。
但他的下場,并沒有像韓君明所說的那樣幸運,雙手沾滿解放軍鮮血的他,終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新中國成立以后,李鐵民被押送到河南省公安廳,受到了應有的審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