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底,歷時142天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解放軍共殲敵154萬,蔣氏三大軍事集團幾乎被摧毀,徹底喪失了與我軍硬扛的本錢。
華中的軍政長官白崇禧在驚訝之余,一面收縮他的桂系兵力,以圖保存實力;一面積極策劃“第二戰場”,到處收編散兵游勇,準備在解放區“搞事情”,以遲滯解放軍的攻勢。
【白崇禧】
此時,鄂西地區剛解放不久,各類敵人蠢蠢欲動。白崇禧決定委派一個得力之人,前往鄂西組織暴動。
派誰去好呢?白崇禧正在思忖之際,有人主動找上門毛遂自薦了,這個人叫張整軍。
張整軍,湖北宜城人,早年入讀馮玉祥創辦的西北陸軍干部學校,畢業后分配至國民革命軍第65師任排長。參加過“中原大戰”,“長城抗戰”。1942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抗戰后期任181師參謀長。
抗戰勝利后,張整軍解甲歸田。先后任宜城縣軍官聯合會會長、宜城縣警察局局長。1947年7月遭陷害入獄,一年后出獄,即赴武漢投靠白崇禧。白崇禧沒有接見人微言輕的張整軍,只是讓人送了他500大洋以示慰問。
蝸居武漢日久的張整軍,聽聞白崇禧準備在鄂西“搞事情”,感覺翻身的機會終于來了,趕緊再次登門求見。
這次,白崇禧很爽快地接見了張整軍。二人一拍即合,白崇禧委任張整軍為“游擊總指揮”,還承諾會撥給了他兩個營的基干部隊。白崇禧鼓勵張整軍說,時勢造英雄,希望你不要辜負我對你的期望,以后有什么困難可以直接找我,我會盡力幫助解決。
蟄伏了這么久,終于得到白崇禧的接見和重用。張整軍只覺全身熱血沸騰,恨不得肝腦涂地,以報白崇禧的“知遇之恩”。
隨后,張整軍帶著秘書和參謀,大搖大擺地回到了鄂西解放區。他回鄉后,主動和地方接觸,交待自己的歷史。特別強調自己在抗戰時期的表現和前兩年受蔣偽迫害的情況,裝出一幅苦大仇深的樣子。
為了方便串聯,張整軍還謊稱自己準備去北京參加議政,需要在民間做一些調查。由于他說的情況很多都是事實,大家都把他當成了開明的民主人士,放松了對他的警惕。
不久,白崇禧又任命張整軍為“鄂北挺進軍司令”,這樣一來,鄂西鄂北都在張的“管轄”之下,頗有些“位高權重”的意思。士為知己者死,張整軍下定決心大干一場,以回報白崇禧對他的提攜和栽培。
從1949年4月3日(農歷三月初六)開始,襄陽、宜城、南漳,荊門、鐘祥、光化等縣相繼發生了大規模的土匪暴亂。上萬匪徒攻擊區、鄉,殺害基層干部,到處打砸搶燒,這就是有名的“三三暴亂”(土匪原定三月初三暴亂,因故推遲了三天,仍稱“三三暴亂”)。
4月3日晨,幾百名匪徒裹挾著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拿著大刀長矛直撲光化縣袁沖區府。正在袁沖布置剿匪任務的老河口書記兼光化縣委書記李運先,立即指揮駐袁沖剿匪的縣獨立營6連和區中隊迎敵。
陰險狡詐的匪徒讓被裹挾的群眾沖在前面,李運先不忍心傷害群眾,命令部隊朝天鳴槍警告。匪徒們見此情景,愈加猖狂,吶喊著將解放軍部隊沖散,刀槍棍棒如雨點一般落在了解放軍戰士身上。
為了減少損失,李運先只能指揮部隊后撤。在撤退過程中,李運先被土匪亂槍擊中,壯烈犧牲。
匪徒們占據袁沖之后,又轉向老河口城。匪首邊走邊造謠,說之前被俘虜的光化谷城聯防司令陳別三已經越獄出來了,這次暴動就是他組織的。誰要是不跟著暴動,陳司令回來就要殺他全家。在匪徒們的恐嚇之下,參與暴亂的群眾越來越多,到老河口時已有幾千人。
【開國少將張廷發】
襄陽軍分區得知老河口發生暴亂后,十分吃驚。軍分區司令員張廷發率警衛連前往平暴。警衛連趕到薛集區竹林橋鎮時,匪徒們正驅趕群眾沖擊鄉政府。張司令當機立斷,從敵后向持槍督陣的匪徒發起攻擊。得意忘形的匪徒突然遭到打擊,頓時陣腳大亂,紛紛四處逃散,老河口之圍遂解。
4月6日黎明時分,張整軍親自出馬,指揮近萬余土匪和被裹挾的群眾,兵分三路向宜城縣城進攻。此時,宜城的大部分解放軍都已外派各區征糧剿匪,只留下一個排的兵力,把守城內重要場所。
匪徒們分工明確,沖進城后,一路直奔軍械修造廠;一路進攻物資供應站;另一路則奔襲城廂區政府。
守衛軍械修造廠的解放軍不足一個班,軍械廠很快被攻占,近千支槍械被匪徒搶走。物資供應站也只有4名戰士守衛,根本無法抵擋蜂擁而至的匪徒,只能邊打邊撤,所有物資也被匪徒席卷一空。
城廂區的情況也不樂觀,區政委朱崇亮帶著10余名戰士,搶占了城內天主堂的制高點。借著地形優勢,暫時守住了陣地。
鏖戰至上午10時,已有4名戰士先后犧牲,剩下的彈藥也不多了。幸好此時大多數匪徒都搶東西去了,圍攻的火力稀疏了不少。
朱崇亮趁機帶領戰士們拼死突圍而出,匪徒們在后面緊追不舍,混戰中有3名戰士受傷被俘,僅朱崇亮和2名戰士撤到了小河區政府。小河區書記于義三告訴他,該區朱市鄉也出事了。
原來,在5日晚上,匪首朱守貴和朱守儒讓內線王昌華把朱市鄉鄉長馬席珍騙去王家灣剿匪。馬席珍帶著鄉分隊的11名戰士在王家灣折騰了一晚上,也沒發現土匪。
人困馬乏的鄉分隊回來后,隨便吃了點飯,倒頭就睡,連哨都沒放。估摸著區分隊都睡熟了,
朱守貴和朱守儒才帶著土匪沖進去,輕而易舉地繳了鄉分隊的械,并把他們押到河灘上全部槍殺。
朱崇亮聽完分析說,土匪晚上肯定會來打區府,不如現在集合區中隊埋伏在朱市鄉至小河區必經之路上,打土匪一個伏擊。于義三也覺得匪徒不會輕易罷手,不如主動出擊,遂和朱崇亮研究后定下伏敵之策。
當夜11點左右,幾百名匪徒舉著火把,大搖大擺地鉆進了區中隊的伏擊圈。于義三一聲令下,步槍機槍一起開火,一顆顆手榴彈在敵群中炸開了花,當場打死炸傷土匪近百人,剩下的土匪們驚慌失措,四散潰逃。
土匪們在小河區慘敗之后,全部退到大沖休整。張整軍為了籠絡土匪,將搶來的物資都分發給匪眾,還大開“空頭支票”,一次就委任了8個團長,并計劃于11日晚上再次攻打小河口。
為了震懾被其裹挾的群眾,張振軍還開了一個大會,槍殺了被俘的3名解放軍戰士。
與此同時,小河區委也召開了緊急會議,決定主動出擊,先消滅駐扎在丁家營的匪主力第4、5團。
11日上午8時,于義三和縣公安局長張學孟、區長吳海寶帶著80多人的區中隊,直奔丁家營,準備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部隊趕到離丁家營不足一里遠的地方時,一名叫張乃富的隊員突然連開三槍,給土匪報信。事后查明,張乃富和張整軍是堂叔侄關系。
于義三見偷襲已不可能,只得指揮部隊迅速展開攻擊以搶占先機。一場惡仗瞬間打響,土匪雖然人多,裝備和戰斗力卻遠不如解放軍,雙方激戰多時,相持不下。
為了迅速打垮敵人,于義三命令1排長帶著10多位戰士迂回到土匪后側,突然發起攻擊,于義三趁勢組織反沖鋒。前后一夾擊,匪第5、4團很快潰不成軍,張整軍再次攻擊小河區府的計劃也流產了。
在“三三暴亂”的10余天里,匪徒們時聚時散,在各區鄉之間來回竄擾,又先后殺害了胡集區財糧干事王維俊、天麗鄉秘書劉杰等10余人,搶走大批物資。
江漢軍區聞報后,速調43、44團前往宜城、襄陽等地平叛。在平叛部隊的雷霆打擊之下,土匪們很快被剿滅,參加暴亂的絕大部分匪首都被抓捕歸案,只有張整軍僥幸逃脫。后來只身逃到四川,隱姓埋名以教師、醫生為業。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1954年,化名張經武的張整軍,終于被當地公安機關抓獲,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