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們平時一定要警惕孩子身邊的小物件!這次,4歲的小北(化名)就因為貪玩,差點出了大事。“孩子靜悄悄,一定在作妖”。4歲的小北吃過午餐在客廳玩耍,竟把一串磁力珠吞進了肚子里。奶奶見小北能吃能玩,就等著磁力珠自己排出來。可第二天,磁力珠壓根沒排出來,一家人心急如焚,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歷經三家醫院的輾轉,直至第三天上午,小北一家才抵達河南省兒童醫院鄭東院區消化內科,這時,距磁力珠“入腹”已近48小時。磁力珠一旦進入腸道,就有穿孔的風險,后果不堪設想,必須立刻取出。
聯動出擊內鏡手術精準排險
此刻,時間就是生命!值班醫生王培曉迅速行動,為孩子完善相關檢查,并緊急請示河南省兒童醫院大內科兼消化內科學科主任李小芹,為孩子開啟綠色通道。南院區消化科及內鏡中心副主任王躍生和主管護師高璐,聯合麻醉科,為孩子實施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術中王躍生巧妙的利用了磁力珠的磁力,將已滯留嵌頓在十二指腸乳頭附近的磁力珠精準取出,仔細清點,共有11個之多!胃鏡檢查顯示,小北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王躍生又熟練地為孩子置入鼻空腸管,既保障了孩子的營養供給,又促進損傷愈合,為孩子留了一個營養通道。術后,復查16排腹部CT,確認磁力珠全部取出。團隊成員們懸著的心這才落了地,小北也幸運地避免了手術之苦和可能伴隨終身的疤痕。
磁力珠警報 家長的必修課
磁力珠,也叫巴克球,是一種強磁性小球玩具,同時也是消化道危險異物。如果誤吞超過一顆,它們就會隔著腸管相互吸引,夾住腸壁,引發缺血壞死乃至腸穿孔。一旦發生腸穿孔,腸內的消化液和細菌就會流入腹腔,進而引發腹腔感染。若沒能及時干預,還會引起全身感染,甚至導致孩子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危及生命!03
專家支招應對異物誤吞
李小芹提醒廣大家長,內鏡治療是處理兒童消化道異物的主要手段。但在進行內鏡術前,需要讓孩子充分禁食。當懷疑或確定孩子誤吞異物時,切勿擅自處理,應先讓孩子禁食禁水,為內鏡檢查做好準備。另外,不建議采用飯團、韭菜、饅頭等食物強行吞咽的方法,這很可能導致異物嵌頓加深或劃傷食管,增加并發癥風險和手術難度。看護孩子時,務必做到“離手不離眼、離眼不離心”,別讓一時的疏忽成為孩子一生的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