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關注電動車市場,可以發現電動車商家經常搞價格戰,即使一輛3000多元的電動車,搞價格戰時會降價1000多元,如此高的降價電動車商家會不會賠錢呢?今天告訴你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
電動車經常降價上千元
在購買電動車的時候,我們發現電動車的價格變化比較大,特別是在價格戰期間,3000多元的電動車,動不動就降價上千元,甚至出現降價1000多元的情況。
比如目前愛瑪電動車正在搞“春日出游”活動,愛瑪愛朵2024本身價格為3199元,目前可以參加滿減活動,滿3000元減800元,只需要2399元就能到手,相當于該車型直接降價800元。
另外九號遠行者F90M電動車,該車型的發布價格為5099元,在活動期間可以參加滿4000減1200,同時還有滿2000減200元的優惠券,相當于可以減1400元,只需要3699元即可到手。
降價上千元,商家會不會賠錢?答案來了
面對如此大幅度的降價,電動車商家會不會賠錢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商家絕對不會做賠本的買賣,那么為什么還能夠有如此大的降價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電動車硬件成本占比不足50%
雖然電動車的銷售價格比較高,但是綜合算起來,車輛的硬件成本可能不足50%,電動車雖然零部件比較多,但是核心是三電系統,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電池、電機、控制器,愛瑪愛朵2024完全可以把成本控制在700元左右,另外再加上其他的零部件,成本最多有800元,所以這款車輛硬件成本不會超過1500元。
即使降價以后2399元,仍然還有899元的溢價率,當然了,這是該產品的所有利潤,接下來生產廠家會留一部分利潤,另外還有物流成本、經銷商的利潤等等,最終銷售商家的利潤可以控制在100元左右。
通過降價促銷實現“爆款引流”
降價促銷并不是經常搞的活動,往往集中在客流量大的旺季,或者清倉庫存階段,降價促銷的產品,雖然利潤不是很高,但是卻實現了“爆款引流”。
由于降價幅度比較大,給很多車主認為商家在賠錢,形成一種錯覺,所以會把客流量引入商家的店面,這個時候商家往往會為你推薦利潤高的產品,這類車型的利潤可以實現一臺500~800元。
也就是說,降價促銷商家并不是為了賣促銷的產品,而是想要通過引流,吸引想要買電動車用戶的注意力,然后極力推薦高利潤產品,哪怕是十個客戶中,有一兩個客戶買了推薦產品,對商家來說也是極大的成功。
降價促銷打擊二線品牌
市場本身就那么大,買電動車的人數是固定的,一線品牌的電動車價格要比二線品牌的更高,要想能夠在市場立足,就需要打擊當地的二線品牌。
所以大品牌的電動車通過價格戰,有針對性的打擊二線品牌的同級競品,也就是說電動車大幅度的降價,并不是隨意的,而是經過了對比,打擊當地二線品牌的同級競品。
試想一下,當一線大品牌電動車的售價與二線同級競品的售價一致,哪怕是略高一點,用戶會更愿意買大品牌的電動車,從而能夠爭奪更多的市場。
總結
雖然說大品牌電動車經常搞價格戰,但是最終商家是不會賠錢的,一方面是受到廠家與代理商的政策扶持,可以降低出廠價,另一方面本身大品牌電動車的硬件成本占比不足50%,即使降價1000多元,仍然還是有利潤空間的,另外通過促銷的方式可以實現引流,從而引導用戶購買高利潤的產品,同時還打擊了當地的二線品牌,爭奪了更多的銷售市場。
那么,您認為電動車大幅度降價商家會賠錢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