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每餐的第一口食物都會吃什么?是米飯、菜還是喝湯?
其實,吃飯的順序相當關(guān)鍵,正確的吃飯順序能讓我們在飽腹的同時,還能收獲很多健康益處。
01
調(diào)整進餐順序有助控血糖
吃飯這件事雖平常,卻也蘊含著一定順序之道。當下諸多研究已然表明,餐食所攝入的食物種類對血糖存在影響,與此同時,進餐的先后順序同樣會對餐后血糖產(chǎn)生作用。
在我國《中國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里明確提及:糖尿病患者需對進餐順序加以調(diào)整,養(yǎng)成先食用蔬菜、最后攝入主食的習慣,具體遵循蔬菜 - 肉類 - 主食這樣的進餐順序,對于糖尿病患者短期與長期的血糖控制都有益處 。
02
調(diào)整進餐順序有助減體重
調(diào)整進餐順序帶來的益處,可不只是控制血糖那么簡單,它還能助力你達成瘦身目標。
食物里富含的膳食纖維、蛋白質(zhì)以及脂肪等成分,能夠通過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增強飽腹感等機制,有效減少食物的攝取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蔬菜大多質(zhì)地較硬,咀嚼起來需要花費一定時間,而且富含膳食纖維。所以,相較于蛋白質(zhì)類食物和主食,優(yōu)先食用蔬菜能更好地增強我們的飽腹感,有助于調(diào)控食欲,避免過度進食,從而預防肥胖的發(fā)生。
另外,蔬菜中的膳食纖維還能減少身體對脂肪的吸收,這無疑為減肥增添了一份助力。
當餐后血糖處于較高水平時,身體會分泌大量胰島素來應對,而過量的胰島素分泌會阻礙脂肪的分解,同時促進脂肪的合成,進而增加肥胖的風險。反之,若餐后血糖保持平穩(wěn),身體就不易囤積脂肪,這無疑更有利于我們實現(xiàn)減肥和控制體重的目標。
03
推薦這樣吃:蔬菜→蛋白質(zhì)→主食
用餐時,不妨先吃蔬菜,接著吃蛋白質(zhì)類食物,最后吃主食,這種進食順序有助于在攝入較少熱量的同時,獲得更強的飽腹感。要想讓“調(diào)整進餐順序”真正發(fā)揮作用,還得保證每種食物都吃到足夠的量。那么,各類食物具體應該吃哪些,又該吃多少呢?
▼蔬菜
每餐建議攝入1-2拳頭的熟蔬菜,并且要優(yōu)先選擇深色蔬菜。像深綠色的油菜、小白菜、西蘭花;橙黃色的胡蘿卜、南瓜、黃彩椒,色澤鮮艷且營養(yǎng)豐富;紅色的西紅柿、紅彩椒;紫色的紫甘藍、紫生菜、紫莧菜、紫圓蔥等,含有豐富的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質(zhì)。
▼蛋白質(zhì)食物
每餐攝入量大約為一拳頭大小。推薦選擇豆制品、魚蝦、禽肉類。相比之下,要盡量少選豬牛羊等紅肉類,因為過多攝入紅肉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以及肥胖的風險。同時,要避免食用脂肪含量較高的肥肉。
在烹飪方式上,應盡量少選紅燒、油炸、腌制等方法,建議多采用蒸、煮、燉等清淡的烹飪方式。
▼主食
對于普通人群而言,每餐攝入1-2碗米飯的量較為適宜。在日常飲食中,應盡量豐富主食的種類,避免單一食用精米白面。像燕麥飯、蕎麥飯、藜麥飯、青稞飯等粗糧飯,以及鷹嘴豆飯、紅豆飯等豆類飯,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較于傳統(tǒng)的飲食指導,調(diào)整進餐順序操作起來較為簡單,也更容易讓人長期堅持。要是覺得最后吃米飯有些難以下咽,不妨試試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一:先吃一大碗煮好的蔬菜,再搭配著肉類和米飯一口一口慢慢吃。
方法二:提前預留出一小部分蔬菜和肉類,其余食物按照先蔬菜后肉類的順序進食。吃完后,再將預留的食物和米飯一同食用。
資料丨央視新聞
編輯丨李玲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