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王大山踩著露水往獐子嶺走時,山霧濃得化不開。他腰間別的柴刀叮當撞著竹簍,驚起幾只寒鴉。
這窮樵夫有個怪癖——專撿林間稀奇玩意兒,前年拾的雷擊木雕成門神,倒鎮住了媳婦的夜咳。
日頭爬到三竿,他卸下柴垛歇腳。忽聽頭頂"咔嚓"脆響,半面銅鏡正砸在腳前。
鏡框雕著對交頸鴛鴦,銹得只剩個影兒,鏡面卻亮得能照見汗毛。
"倒是能當幾個銅板。"王大山用袖子擦了擦鏡面,恍惚瞧見自己身后站著個模糊人影。
他猛回頭,卻只有山雀撲棱棱飛過。
山風卷著枯葉打旋兒,他莫名打了個寒顫,將銅鏡裹進汗巾塞進懷里。
(二)
夜里,王大山把銅鏡放在炕桌上。
妻子春娥湊過來梳頭,忽然“哎呀”一聲打翻油燈:“鏡里……鏡里有個吊死鬼!”
王大山搶過銅鏡,鏡中分明是他去年偷看劉寡婦洗澡的場景。
他驚得手一抖,銅鏡落地滾到供桌下,王母娘娘的瓷像突然裂了道縫,鏡面卻毫發無損。
春娥躺回床上才想起來,鏡中那吊死鬼的模樣像是前年在家自盡的張繡娘。
還記得那時對方搶走她看上的一塊布,春娥一直懷恨在心,趁著借花樣子的功夫往張繡娘床底下塞了雙男人的鞋。
剛好那一陣張繡娘家里辦喪宴,人來人往的,去了的人都對他們夫妻倆指指點點。
當夜暴雨交加,年輕的婦人上吊了。
這事在村里一連傳了好幾個月,一向愛嘮閑話的春娥卻閉了嘴。
(三)
次日雞鳴三遍,春娥死活不肯出屋。做了一整晚的噩夢,身上真是一點力氣也提不起來了。
王大山抱著銅鏡蹲在門檻上,朝陽一照,鏡框鴛鴦竟在游動。
他鬼使神差舉起銅鏡,里頭映出個錦衣公子,正摟著個穿嫁衣的女子——那女子分明是年輕時的春娥!
"好你個賤人!"王大山踹門而入,"當年說在娘家養病,原是偷漢子去了!"
春娥怔怔望著鏡中景象,尖聲辯解:"鏡里那人......是我死去的胞姐啊!"
實際上,春娥娘家只有一個撿來的養姐。
銅鏡"嗡"地一震,影像碎成千萬片。
王大山再照,見自己成了縣太爺,正往袖里塞金元寶。
春娥探頭一瞧,卻見丈夫滿身枷鎖跪在刑場。
接連好幾個時辰里,夫妻倆如在夢中,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感覺上了天堂,一會兒又下了地獄。
(四)
日頭偏西時,鄰家趙婆婆的哭聲撕破了寂靜。她攥著半片碎花布撲到王家院門,那布頭是孫女秀秀今早系在竹簍上的。
“這孩子從早上出去采茶就沒回來……”老太太幾乎要跪下去。
王大山揣著銅鏡摸上茶山。
林間小徑上留著半串腳印,他舉起銅鏡一照,鏡中竟顯出三個壯漢拖著麻袋往山下走的畫面。
“這不是碼頭孫癩子嗎?”王大山認出其中一人臉上的黑痣。
去年鎮上丟了好幾個孩子,都說是這伙人干的。
鏡面突然發燙,映出運河邊一艘破舊的烏篷船。
(五)
王大山跌跌撞撞跑到縣衙,衙役依縣令眼色正要趕人,銅鏡突然照向師爺——鏡中顯出他收受賄賂的場景。
縣令見狀拍案而起:“速去碼頭!”
二十名衙役包圍烏篷船時,船艙里傳出孩童哭聲。
孫癩子舉刀要砍繩索,王大山舉起銅鏡大喝:“你娘還在村口等你送終!”
鏡中突然顯出孫癩子老母癱在床上的模樣,這惡漢手一抖,被衙役按倒在地。
(六)
五個麻袋里鉆出三個孩童和兩個年輕媳婦,秀秀臉上還沾著茶葉末。
趙婆婆摟著孫女老淚縱橫,突然指著銅鏡驚呼:“這……這不是三十年前李半仙的照心鏡嗎?”
圍觀眾人頓時嘩然。
原來這銅鏡曾是一位游方道人的法器,專照人心善惡。
當年李半仙用它破獲多起拐賣案,后來突然失蹤,銅鏡也不知所蹤。
(七)
夜里,王大山跪在銅鏡前。
鏡中浮現他這輩子做過的虧心事:偷砍祠堂古樹、往鄰居田里撒碎石……最后定在今日他沖進船艙救人的畫面。
“原來這鏡子是要我贖罪。”王大山把銅鏡供在堂屋。
次日縣衙貼出告示:孫癩子供出四個同伙,救回被拐孩童八人。
衙役在城南破廟地窖找到本發黃的賬冊,上頭記著十年間拐賣的四十二人。
(八)
臘月祭灶那日,王大山把銅鏡埋回老槐樹下。
春娥不解:“這可是寶貝啊!”
“該照的都照見了。”王大山填上最后一抔土。
雪落無聲,樹根處拱出棵嫩芽,仔細看去,竟像面小小的銅鏡。
后來茶山多了條新規:采茶人腰間都掛面小銅鏡。
孫癩子被斬首那日,青龍山下了場暴雨,有人瞧見老槐樹的銅鏡紋在閃電中一閃而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