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俞麗拿與兒子李堅)
1959年,迎接國慶10周年前夕,上海音樂舞蹈匯演。19歲的俞麗拿首演《梁祝小提琴演奏曲》,引起轟動。由于觀眾的掌聲經久不息,俞麗拿又演奏了第二遍。
作為蜚聲海內外的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演奏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唱片發行了300多萬張,獲得過首屆金唱片獎。
1993年,俞麗拿成立了“俞麗拿小提琴藝術基金”,為了拉贊助,她遭受過委屈和冷遇。
俞麗拿的獨生兒子李堅定居美國,是著名的鋼琴家、指揮家。俞麗拿的丈夫李國良是上海交響樂團的長笛演奏家。兒子李堅曾得過敗血癥,李國良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生活的打擊和磨難下,俞麗拿的人生狀況又是怎樣的呢?
01
(俞麗拿祖居)
俞麗拿祖籍浙江鄞縣姜山鎮新張俞村,1940年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中學老師。俞麗拿的父親教音樂,母親教數學。
爺爺奶奶生了12個孩子,俞麗拿有個嬸嬸是彈鋼琴的。在嬸嬸的影響下,俞麗拿自幼學習鋼琴。
1951年,俞麗拿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前半年,俞麗拿學鋼琴,然后參加考試。考完后,有位老師站在教室門口,將每個學生的手掌仔細看了一遍。
(年輕時的俞麗拿)
(俞麗拿的母校——音樂家搖籃上海音樂學院附中)
下學期開學后,有的同學被安排拉大提琴,有的拉小提琴,有的彈鋼琴,俞麗拿被分在小提琴組。
后來她才知道,手寬手指粗的拉大提琴,手不夠寬的彈鋼琴,手寬但手指不粗的拉小提琴。包括俞麗拿在內,小提琴組共有8位學生,俞麗拿是最拔尖的一個。
1957年,俞麗拿以優異成績升入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師從竇立勛、譚抒真兩位教授。
譚抒真(1907.6.10~2002.11.28)
就在這年,俞麗拿的父親被打成右派,母親解放前當過老師,被扣上了地主的帽子。家庭的變故給俞麗拿帶來了打擊,但她相信父母是好人。
父親曾給俞麗拿寫信:如果我們會影響你的前途,你就與父母劃清界線,我們不怪你。
俞麗拿含淚給雙親回信:你們永遠是我最愛最尊敬的父母。幸運的是,俞麗拿求學的環境寬容,師生們并沒有對她另眼相看,俞麗拿依然開朗活潑。
入學伊始,俞麗拿就與何占豪、丁芷諾等同學,自發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學實驗小組。
(何占豪)
他們改編了《二泉映月》《步步高》《旱天雷》等獨奏、齊奏曲,經常去上海外灘免費為市民演出。
1959年,為了迎接國慶10周年,俞麗拿被安排參加上海音樂舞蹈匯演。為了拿出獻禮的作品,何占豪、陳鋼創作了《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曲子寫出來一段,俞麗拿就用小提琴試拉一段。上海音樂學院對《梁祝》非常重視,民樂系主任衛仲樂指導俞麗拿借鑒民樂演奏技巧。
(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
管弦系主任陳又新、小提琴家趙志華,為俞麗拿介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并把廣東音樂高胡的滑指技巧結合到小提琴演奏中。
經過多次試演,俞麗拿被學校確定為《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的首演者。
02
1959年5月27日,是俞麗拿終生難忘的日子。這天,迎接國慶10周年上海音樂舞蹈匯演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行,俞麗拿身著白襯衣、藍裙子、黑色皮鞋,肩膀上架著小提琴,演繹情意繾綣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1959年5月27日《梁祝》正式在蘭心大戲院演出,小提琴獨奏:俞麗拿)
當小提琴最后一個泛音漸收后,整個蘭心大戲院出奇的安靜,俞麗拿以為自己演砸了,心里有一絲慌亂。
旋即觀眾席上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原來觀眾都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一時忘了鼓掌。熱烈的掌聲中,俞麗拿3次鞠躬謝幕,但觀眾的掌聲越發熱烈。
俞麗拿與指揮對望一眼,她架起小提琴,再度演奏了一遍《梁祝》。婉約優美的旋律,感動了俞麗拿和觀眾,他們的眼里都噙滿了淚花。
俞麗拿首演《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一舉成名。此后《梁祝》成了她的保留節目,她先后數千次拉響了這首曲子。
(何占豪創作《小梁祝》的手稿)
當時周總理經常在上海接待外賓,每次都邀請俞麗拿演奏《梁祝》。這首曲子成為“中樂西奏”第一曲,是中西音樂結合的典范。
有一次,俞麗拿演奏完后,總理溫和地對她說:我覺得《梁祝》太長了一點,你和兩位作曲家說一下,看能不能改得短一點。俞麗拿心里七上八下,微笑著不敢回答。
俞麗拿覺得《梁祝》已經定型了,如果刪改會影響它的完整性,沒有將總理的意見告訴何占豪和陳鋼。
(左起:年輕時的俞麗拿、陳鋼、何占豪)
后來,總理再邀請俞麗拿為外賓演奏《梁祝》時,見俞麗拿沒有刪減,總理表示理解,俞麗拿一顆心這才踏實下來。
一舉成名后,俞麗拿受到了文化部的重視。1960年上海音樂學院女子四重奏組成立了,俞麗拿被安排擔任第一小提琴手。
同年,舒曼國際弦樂四重奏比賽在德國柏林舉行,俞麗拿與同學們參賽,取得了第4名的好成績。
(1960年俞麗拿(左二)等參加德國柏林“國際弦樂四重奏”比賽)
上海音樂學院學制5年,大二時俞麗拿戀愛了,男友名叫李國良,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長笛。
李國良與何占豪住同一間宿舍,兩人睡上下鋪,關系很鐵。
李國良是東北人,1932年出生,比俞麗拿大8歲。他1950年4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公安部隊文工團,同年10月赴朝鮮抗美援朝前線慰問演出。
1951年,李國良拜朝鮮長笛演奏家金允朋為師,學習長笛演奏。1952年9月,李國良從朝鮮回國,被調到解放軍第39軍文工團。
1957年9月,李國良被單位送到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進修,與俞麗拿、何占豪成了同學。
03
軍人出身的李國良腰板筆挺,長相帥氣,氣質陽剛英武,俞麗拿對他印象很好。李國良也傾慕俞麗拿的美麗和才華。男生平時在宿舍里議論俞麗拿時,李國良毫不吝惜溢美之詞。
熱心的何占豪看出李國良對俞麗拿有好感,便去試探俞麗拿:李國良喜歡你,想與你談戀愛。
俞麗拿回答:這好像不是沒可能。何占豪仔細琢磨這句話,覺得雙重否定表示肯定。
(俞麗拿)
何占豪將俞麗拿的話原原本本復述給李國良,李國良開始追求俞麗拿。
因為是同學,大家經常在一起上課,加上彼此都有好感,兩人很快確定了戀愛關系。
李國良是帶薪深造,他拿出當月工資的三分之一,請何占豪吃了一頓豐盛的冷飲,誠心誠意感謝“紅娘”。
1959年,李國良因成績拔尖,被上海音樂學院派往捷克斯洛伐克留學。
在捷克,長笛專家鮑萊克是李國良的指導老師。留學期間,為了節省外匯,李國良寒暑假舍不得回國,經常給俞麗拿寫信。
(俞麗拿)
那時俞麗拿已經成名,李國良與她相比事業有差距,他不自信地在信里問:不知道我以后還能不能照顧你?
俞麗拿寫信回復:只要你有心,我愿意你一輩子照顧我。
1961年8月,李國良學成回國。這時俞麗拿也大學畢業了,她被留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李國良被分配到上海交響樂團擔任長笛演奏員。
1962年,22歲的俞麗拿與30歲的李國良在上海結婚了。1965年,他們的獨生兒子李堅降生了。
俞麗拿剛任教時壓力很大,因為當時沒有現成的教材,一切都要靠摸索。
俞麗拿(前中)與學生合影
學生拉小提琴時,俞麗拿一聽不對,又講不出為什么不對。她說了半天學生還是不明白,俞麗拿便給學生演奏一遍。
俞麗拿下班回家,在家里還要琢磨教學方法,干家務心不在焉。李國良理解妻子,協助岳母照顧兒子,料理家務。
為了成為一名稱職的老師,俞麗拿去學習戲曲唱腔,并借鑒越劇的音樂。她發現小提琴的上滑音是快的,下滑音是慢的,而《梁祝》的曲譜上是看不到的。
經過摸索,俞麗拿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此后學生哪里拉得不對,她能夠講出原因了。
04
1966年特殊年代來臨,《梁祝小提琴協奏曲》被打成 “毒草”。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賀綠汀遭受沖擊,俞麗拿也不例外。學校里貼滿了她的大字報,她經常遭受批斗,被剝奪了登臺演出的權利。
那時俞麗拿的兒子才1歲多,造反派逼李國良與俞麗拿離婚。李國良早年參加革命,軍人出身的他一身正氣,嚴厲斥責對方,結果李國良受俞麗拿的牽連,在單位也被邊緣化。
李堅和鋼琴老師洪騰(中)
艱難歲月中,兒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那時學校上半天課,俞麗拿擔心兒子下午出去亂跑學壞,在家里教他拉小提琴,她還請同學洪騰教兒子彈鋼琴。李堅學了一段時間后,精力顧不過來,便選擇學鋼琴。
1975年,李堅報考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音樂訓練班,考試成績位列前三,政審時卻被刷了下來。
原因是俞麗拿的父親是右派,俞麗拿是“毒草”的制造者,李堅沒有資格進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學習。
兒子很傷心,在家里流淚。俞麗拿為了不讓兒子的心靈受到傷害,便送兒子去學水球。李堅每天戴著帽子,穿著小褲衩,與孩子們在水里訓練,經常一天要練三四個小時。
(水球比賽)
1975年9月的一天,李堅在削蘋果時,不小心將左手的食指割破了。當天他下水訓練時感染了,高燒到39.4度,轉化成敗血癥。
敗血癥兇險程度很高,別說當時醫療技術有限,即便現在致死率也很高。
俞麗拿夫婦與母親接到醫院的電話,趕緊趕往醫院。醫生得知俞麗拿只有一個兒子,心里很不好受。他將俞麗拿的母親悄悄拉到一邊,說:你們要有心理準備。
俞母一聽這話暈倒在地,醫生趕緊施救。俞麗拿大腦也一片空白,呆呆地站在走廊里,過了好一會,她才發出壓抑撕裂的哭聲。
(俞麗拿)
李堅在急救室搶救時,俞麗拿和丈夫徹夜未眠,夫妻倆坐在手術室門口。丈夫一直握著她的手,俞麗拿將頭靠著李國良的肩上,夫妻倆互相支撐。
幸運的是,李堅經急救轉危為安。當醫生宣布孩子脫離生命危險時,俞麗拿和丈夫都哭了。
經歷生死驚魂,李堅突然長大了,他放棄了水球,一心一意學習鋼琴。
1976年特殊年代結束,俞麗拿與丈夫恢復正常待遇,一心一意培養兒子。
1981年,16歲的李堅獨自去法國國立音樂學院留學。1985年,李堅又一個人赴美國深造。
(李堅)
那時通訊不發達,俞麗拿和兒子都打不起國際長途,兩代人靠寫信聯系。可信件走的很慢,往往俞麗拿發出一封信,要一個月后才能收到兒子的回信。
俞麗拿和丈夫瘋狂想兒子,感情上孤寂。1986年,李堅回國度暑假,應邀去東北演出,便從鋼琴老師家要了一只小貓咪送給父母。
俞麗拿又找來兩只小狗作伴,她和丈夫與3個小家伙產生了很深的感情,把它們當作孩子呵護。俞麗拿說自己有4個兒子,大兒子在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學鋼琴,二兒子抓老鼠,三兒子、四兒子給家里做保安。
(李堅演出照片)
1987年,李堅以鋼琴演奏家的身份與中央樂團合作,在美國30多個城市巡回演出,引起了廣泛的影響。
從柯蒂斯音樂學院畢業后,李堅留在美國發展,后在那邊結婚成家。
1995年,李堅進入母校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任教。兒子是享譽世界的著名鋼琴家,這成了俞麗拿和丈夫的驕傲與自豪。
05
俞麗拿是一位心地柔軟的母親,也是一位有責任感的小提琴演奏家。國內有些孩子因為貧窮學不起藝術,被埋沒了。有些學藝術的孩子想去國外學習、參賽,可又湊不齊參賽費用,1993年俞麗拿決定成立俞麗拿小提琴藝術基金。
俞麗拿指導學生黃蒙拉(獲帕格尼尼比賽成人組冠軍)
俞麗拿天真地以為,只要找到100個富人,每人出1萬元就有100萬元了,把這筆錢存到銀行里,每年的利息拿出來幫助孩子們實現音樂夢想。
然而操作起來的難度,遠遠超出了俞麗拿的想象。她去找富人捐資時,受到冷遇和誤解,還有人說難聽的話刺傷俞麗拿。
一次,俞麗拿找一位富人捐資,對方回避她。她在富人的辦公室里坐了3天冷板凳,也沒能感動對方。
俞麗拿沒有私心,滿腔赤情為了祖國的音樂事業,漸漸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有一家企業老板,一次性向基金會捐助10萬元。
李堅(右3)和母親俞麗拿(右2)、父親李國良(左2)
早在1995年,李堅離休了,由于身體不好,他在家養病,沒有接演出。
俞麗拿一直活躍在舞臺上、講臺上。2000年俞麗拿60歲了,心態還相當年輕,在上海音樂學院及上音附小、附中上課,每年還要接大量演出。
她對小提琴有著獨特感情,一架起小提琴就激情四射。俞麗拿的家住閔行區,離上海音樂學院很遠,她59歲學開車,60歲買車,開始駕車上下班。
俞麗拿的膝關節不好,上樓梯很吃力,丈夫讓她退下來,俞麗拿離不開小提琴。
2009年,何占豪、陳鋼、俞麗拿齊聚第26屆“上海之春”,為《梁祝》50周歲“慶生”。
2010年,俞麗拿已經70歲了,兒子遠在美國,她忙碌一天回到家里,不免感到孤寂。
李堅很孝順,考慮到父母越來越老,需要人照顧,便選擇回國進入上海音樂學院任教。母子倆在同一所學校任教,平時各忙各的。
但星期天,李堅會去看望父母。2020年,李國良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癥,住進了徐匯區中心醫院。
為方便丈夫看病,俞麗拿辦理閔行區,在上海音樂學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請了一個保姆幫忙做飯、送飯。
(俞麗拿)
李國良病情一穩定,俞麗拿就將他接到出租屋。由于年事已高,李國良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整個人表現得很狂躁,他經常在家里摔東西、罵人。
俞麗拿對丈夫表現出少有的寬容。2022年俞麗拿已經82歲了,依然在上海音樂學院上課,還在工作室教學生。
由于工作量太大,俞麗拿每星期有4天住在工作室,其余三天陪伴丈夫。
2025年3月,俞麗拿已經85歲了。她心態好,頭發染得烏黑,情緒飽滿,說話調理清晰,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小。
(俞麗拿近照)
她還像年輕時一樣,對小提琴保持著一如既往的激情。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以歡歌。盡管俞麗拿人生坎坷,遭遇各種不如意,但她笑對事業和人生,活出了精彩和最美的模樣。
首發作品,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