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寶坻區第三期采摘季暨2025年首屆“萌番仔”番茄大賽舉行。“通過這次比賽,我們不僅學到更多種植知識,而且打開了番茄銷路,預計每畝地能增收超20%。”寶坻區方家莊鎮北馬營村種植戶陳立春說。
作為本屆采摘季活動的開場比賽,首屆“萌番仔”番茄大賽吸引了寶坻6個鎮16家種植主體參賽,參賽西紅柿有43個特色品種。評委團依據果型、糖度、色澤等維度進行綜合打分,選出最地道的寶坻“優品番茄”。
“優品番茄”只是全新寶坻公共品牌名片之一。寶坻區新推出的“寶坻優品”品牌還涵蓋手工藝品、文旅體驗等農文旅融合領域。在一系列農業新技術加持下,寶坻農產品正在加速邁向品牌化、高端化。
在“大蒜之鄉”寶坻區林亭口鎮,裝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播種機成為蒜農們春耕的“新伙伴”。種植戶尹義說:“過去這季節忙得團團轉,如今有了電氣化種植新技術,蒜農們只需在播種機上設定好參數,機器就能按既定路線精準作業,還能保證蒜種均勻入土。今年,我家的大蒜種植面積達到150畝,通過電氣化、品牌化、規模化種植,我們這獨有的六瓣紅大蒜有望實現更高的收益。”
在尹義管理的慶義農場小院里,一臺5米長、紅色的“蒜種分瓣分選機”格外顯眼。農場工人們把去年提早晾好的蒜頭倒入機器,傳送帶自動將其送入滾筒。不一會兒,蒜皮自動飄出,一粒粒雪白的蒜瓣進入了篩筐。經過層層篩選,癟蒜、殘蒜被直接扔進垃圾桶,不到10分鐘,滿滿一袋子優質蒜種就被篩選出來。
尹義算了一筆賬:傳統的大蒜種植需要人工選種,150畝地需要準備蒜種12萬頭,而單人單天僅能準備200頭,僅備種一項就需要人工成本6萬元。而使用電氣化分種機,不到一周就能備齊全部蒜種,滿打滿算不過用電800千瓦時。
“今年春耕前,國網天津電力公司的同事們就多次來到農場,從變壓器到灌溉線路,從配電箱到抽水機,逐一對電力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蒜農們對豐收很有信心。”國網天津寶坻公司林亭口供電服務中心外勤三班班長常玉帥說。
尹義的手機里,北斗導航的聯合播種機傳回了實時畫面,“網上國網”APP上,春灌期間的用電數據更是一應俱全,灌溉、播種、施肥、驅蟲各個環節都有電力做支撐。
近年來,寶坻區加快推動農產品品牌化、規模化種植和養殖,讓更多“寶坻優品”產生品牌溢價。寶坻區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劉玉祥表示,2025年,寶坻區將持續深化“寶坻優品”品牌建設,借“鑄品質”固本、借“打品牌”增效、借“推項目”興業、借“辦活動”揚名,持續擴大“寶坻優品”品牌輻射圈,推動“產品價值”與“品牌價值”相符。其中,重點推進寶坻“三辣”、勸寶韭菜、小站稻之寶坻大米等品牌營銷能力,持續推動“兩品一標”(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經濟日報記者 周 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