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三年來也許是之前三年疫情所帶來的后續影響吧,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也就是養老金成為了人們普遍關心的熱點話題,但這種熱點更多的是集中在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指責和批評,說什么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過高要降下來等等,如果再發放精神文明獎之類的績效獎金或生活補貼,那質疑聲就更多。
現在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生活補貼進行非議和指責的除了當時辭職下海經商和離職進入企業的原本是體制內人員和體制內退休人員之外,更多的是企業單位人員和企業單位退休人員,在三年疫情持續影響所導致的經濟不景氣錢難掙的環境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也是持續上漲的養老金就有點顯眼了。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初期,相當多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或者說是體制內的人員選擇辭職經商或進入企業,因為那個時候經商能夠賺大錢,進入企業能夠享受到高工資和令人羨慕的各種福利待遇,這比當時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寒酸的工資待遇更有吸引力,盡管如此,絕大多數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還是經受住了誘惑。
那個時候靈活就業人員或辭職下海經商或進入企業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真正地是在改革的浪潮中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甚至在很多地方都流行著父母教育子女常說的一句話:不好好讀書,將來就讓你進入體制。這讓當時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情何以堪!辭職下海與堅守體制都是自己的選擇!
至于那些沒有通過“讀書改變命運”進入體制內或深受當時的“讀書無用論”思潮影響而沒能進入體制內的人,與進入體制內工作的人是工作類別和屬性的不同,只是固有的體制優勢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體現出了工資待遇和養老退休金的差異而已,這是體制政策的恒定作用和影響,跟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退休人員本身無多大關系。
根據體制內外兩者本身就具有的正常的差異和差距就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或生活補貼進行非議和指責實在是不可思議,也是毫無道理的。能否進入體制內并享受到體制內優勢完全是取決于個體當時和現時對機會的把握和爭取,自己當時沒能抓住機會進入體制現在卻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說三道四,合適嗎?
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20年來一直都在上漲,盡管上漲的幅度是在逐年下降,但畢竟總體上還是處在上漲的趨勢中。這原本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但網上卻充斥著鋪天蓋地的牢騷、埋怨和指責,只埋怨指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在原本就已很“高”的情況下還要“上漲”的人群打著為企業單位和靈活就業退休人員抱不平的幌子大肆宣揚所謂的不公平,這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專家。
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和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由人社部和財政部根據經濟增長率以及物價變動率等因素統一確定養老金增長比例,這是國家層面對職工退休后的生活給予的待遇保障也是確保退休人員能夠分享經濟增長所帶來的紅利,盡管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有正常的高低之分。
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的高低之分是社會正?,F象,是由行業的屬性和分工以及體制決定的,現在竟然被很多人認為是不正常的現象,難道會出現不同的行業和體制內外退休養老金一律相同的現象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就應該跟很多人所說的企業單位和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養老金持平或就低不就高嗎?說啥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