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深受手抖頭抖等癥狀的折磨,這些癥狀不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如吃飯、穿衣、寫字等基本動作都變得艱難,還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壓力,使其產生自卑、焦慮等負面情緒。現代醫學多采用藥物治療來緩解癥狀,但往往存在一定副作用,且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源遠流長的中醫,憑借其千年智慧,為帕金森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其獨特的調理方式或許能比單純吃藥更治本。
中醫對帕金森病癥的認知
在中醫理論中,帕金森病歸屬 “顫證” 范疇。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五臟六腑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帕金森患者出現的手抖頭抖癥狀,根源多在于肝腎虧虛。肝主筋,腎主骨生髓,當肝腎不足時,筋脈失去濡養,就容易出現肢體震顫、拘攣等表現。此外,氣血不足、痰瘀阻滯經絡等因素也在帕金森病的發病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氣血無法順暢運行到四肢百骸,經絡被痰濕、瘀血堵塞,使得肌肉、筋骨得不到充分滋養,進而引發手抖頭抖等癥狀。這種整體觀和對病癥根源的深度剖析,為中醫調理帕金森病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醫調理方式解析中藥調理
中藥調理是中醫治療帕金森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老中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體征、舌象、脈象等進行綜合辨證論治,制定個性化的藥方。例如,對于肝腎陰虛型患者,常使用天麻鉤藤飲、大定風珠等方劑進行加減。方中,天麻、鉤藤具有平肝息風的功效,能有效緩解震顫癥狀;熟地、山萸肉、龜板等滋補肝腎之品,從根本上改善肝腎陰虛的狀況,滋養筋脈。對于氣血不足兼痰瘀阻滯的患者,則會采用八珍湯合桃紅四物湯加化痰逐瘀之藥。八珍湯補氣養血,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再配伍半夏、膽南星等化痰藥物,使氣血通暢,痰瘀得化,從而減輕癥狀。中藥調理注重整體調理,通過調整人體陰陽平衡、氣血運行,從根源上改善身體內環境,緩解帕金森病癥狀,且相較于西藥,副作用較小。
食療輔助
中醫向來注重食療,帕金森患者可通過合理飲食輔助調理。對于肝腎虧虛者,可多食用黑芝麻、核桃、枸杞等食物。黑芝麻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可將黑芝麻炒熟后研成粉末,每天沖服;核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能補腎固精、潤腸通便,可直接食用或制作成核桃粥;枸杞則能滋補肝腎、明目,日常可用來泡水喝或煲湯。對于氣血不足者,可適當食用紅棗、桂圓、山藥等。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可煮粥或直接食用;桂圓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可制成桂圓紅棗湯;山藥健脾益胃、滋腎益精,可清蒸或煲湯。食療作為一種輔助調理方式,長期堅持有助于改善患者體質,增強身體抵抗力,輔助緩解帕金森病癥狀。
中醫調理的優勢與堅持的意義
中醫調理帕金森病具有標本兼治的優勢。與單純依靠藥物控制癥狀不同,中醫從整體出發,深入探尋病癥根源,通過調理人體內部環境,改善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痰瘀阻滯等問題,不僅能緩解手抖頭抖等表面癥狀,更有望從根本上延緩疾病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然而,中醫調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患者耐心堅持。中藥調理通常需要連續服用一段時間才能見到明顯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患者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嚴格遵循醫囑,按時服藥、接受治療,并配合合理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中醫調理的作用,讓老中醫的千年智慧真正為帕金森患者帶來健康的希望,實現比單純吃藥更治本的效果,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疾病挑戰,回歸正常生活。
王世龍中醫師說:“如果想采用中醫治療帕金森疾病,進行辨證分型很重要,因為治療都是根據患者情況進行一人一方的針對性調理治療,具體還是需要醫生給予相應的診察,設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可以選擇的就診方式分為,來北京面診和互聯網遠程視頻看診兩種”。
王世龍大夫北京出診時間:每周二,周四,周六(每個月會去深圳,廣州坐診)
咨詢電話:15712958063
微信:bjzyt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