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醫療保障消息
國家醫保局計劃本月開始
啟動本年度醫保基金飛行檢查
采用“四不兩直”方式
即不發通知、不打招呼
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
直奔基層、直插現場
徹底打破傳統檢查中可能存在的
“通風報信”“表面整改”等問題
一批醫院在夜間被突擊檢查
在飛行檢查開始前
多地醫保監管部門掀起了一場
“夜查專項行動”
今年1月11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開展2025年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標志在全國范圍2025年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自查自糾工作正式啟動。
這也是國家醫保局繼2024年首次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定點醫療機構自查自糾工作后,第二年開展這項工作。而定點醫療機構的自查自糾,也從心血管內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復、醫學影像、臨床檢驗等6個領域,擴大到腫瘤、麻醉、重癥醫學。自查自糾的主體也從定點醫療機構擴充至定點零售藥店。
據統計,近1個月以來,已有河南省鄭州市醫保局管城分局、甘肅省隴南市徽縣醫保局、湖南省懷化市新晃縣醫保局等,對定點醫療機構突擊夜查。另有多地醫院正開展醫保基金自查自糾工作。
3月27日,浙江省臨海市醫保局采取“四不兩直”的檢查方式,對市域內5家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開展突擊夜查專項行動。
圖源@臨海醫保工會
4個檢查組通過調取住院患者在院病歷、查閱治療及護理記錄、隨訪同病房患者、問詢醫務人員等方式,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掛床住院、誘導住院、冒名住院、低標入院等違法違規行為,共核查住院病人1100余人。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激發機構主動整改意愿,國家醫保局明確“自查從寬、被查從嚴”原則,對在2025年3月底前,主動退回違規資金的機構,依法從輕或免予行政處罰;而對隱瞞問題、拒不整改的機構則從嚴處理。
除此之外,國家醫保局明確表示,此輪自查自糾將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的信息共享與協同,對自查自糾不認真、敷衍了事或隱瞞不報、弄虛作假的定點醫藥機構,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從重處理。
4月起,全國飛檢正式啟動
作為醫保基金監管的“利劍”
飛行檢查分為?年度例行檢查?
和?專項線索核查?兩類
據《中國醫療保障基金監督管理發展報告(2023~2024)》顯示,2024年1月至9月,全國各級醫保部門累計追回醫保基金160.6億元,同比增長38.7%;全年飛行檢查覆蓋所有省份,檢查定點醫藥機構超500家,數量超過此前五年總和,監管強度顯著提升。
醫保基金飛行檢查下一步監管的重點在哪?
此前,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副司長謝章澍曾表示,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進一步擴大飛行檢查的覆蓋范圍,重點增加欺詐騙保高風險機構的檢查數量,并明確“四個必查”原則:
基金出現赤字必查
拖欠醫定點醫藥機構醫保結算資金的必查
藥品追溯碼掃碼工作進展緩慢的必查
當地檢查力度不到位的必查
專家介紹,在近年來的飛檢中,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主要有幾種情形:
一是重復收費、超標準收費、分解項目收費,約占所有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問題的36%。
二是串換藥品、醫用耗材、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約占17%。
三是違反診療規范過度診療、過度檢查,提供其他不必要的醫藥服務,約占14%。
四是將不屬于醫保基金支付范圍的醫藥費用納入醫保基金結算,約占14%。
此外,過往飛檢中的部分突出現象還包括分解住院、掛床住院,處方、病歷、費用明細、藥品等出入庫記錄資料有問題等;少數定點醫藥機構存在虛假診療、虛假購藥等問題。
去年,國家飛檢首次開展了“回頭看”行動,避免已經查過的機構認為幾年內不會再查。
據悉,今年的醫保基金監管將進一步趨嚴,對自查自糾不認真、敷衍塞責,或隱瞞不報、弄虛作假的定點醫藥機構,國家醫保局將予以從重處理、公開曝光。
值得注意的是,自1月1日起,定點醫藥機構相關工作人員“駕照式”計分全面落地,醫保監管對象延伸至醫務人員個人。專家提醒,當積分達到一定分值,會暫停或終止相關責任人員的醫保支付資格和費用結算。
未來,全國醫療機構將被進一步監管,以保證醫保基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轉發周知
來源:醫學界、臨海醫保工會、中國醫療保障、江南晚報等
編輯:大春 責編:肖肖 編審:李鐵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