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爾特被國際刑事法院逮捕已經有二十多天了,這位鐵腕禁毒的總統卻被指控在任內涉嫌反人類罪,但菲律賓早在2019年就退出了《羅馬規約》,理論上國際刑事法院無權在菲境內執法。因此,杜特爾特的支持者堅稱,馬科斯政府配合國際刑事法院的行動等同于“跨國綁架”,而非合法引渡。杜特爾特的律師團隊正以此為核心辯護策略,試圖推翻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
這場法律戰的背后,是菲律賓兩大政治家族的激烈斗爭。自馬科斯上任以來,他與杜特爾特家族的矛盾不斷激化——從削弱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權力,到推動針對她的彈劾案,再到此次逮捕老杜,每一步都被視為政治清算。馬科斯的親姐姐伊梅·馬科斯甚至公開譴責弟弟的行為,稱其“將菲律賓主權拱手讓給外國法院”,加劇了執政聯盟的內部分裂。
杜特爾特在軍警系統中擁有廣泛支持,他的被捕引發菲律賓國內大規模示威。超過50萬民眾在其生日當天集會聲援,莎拉的支持率飆升至58%,而馬科斯的民意支持率則暴跌20%。面對國內壓力,馬科斯政府緊急下令17萬菲軍“保持中立”,嚴防軍方倒戈或發生政變。
菲律賓軍隊高層目前仍保持觀望態度,但如果局勢進一步惡化,不排除部分親杜特爾特的軍官采取行動。歷史上,菲律賓軍隊曾多次在政治危機中扮演關鍵角色,例如1986年推翻馬科斯父親費迪南德·馬科斯的“人民力量革命”。如今,馬科斯家族正面臨相似的風險。
國際刑事法院的介入使事件更加復雜。盡管國際刑事法院堅稱其調查基于“普遍管轄權”,但許多發展中國家質疑該機構的公正性,認為其長期被西方把持。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已表態支持菲律賓自主解決內政問題,而美國則保持沉默,避免直接卷入這場政治風暴。
杜特爾特的律師團隊正全力爭取在9月23日的聽證會上推翻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如果成功,杜特爾特可能獲釋,并重返菲律賓政壇;但是如果失敗,此案將成為國際刑事法院歷史上最具爭議的判決之一,就會進一步削弱該機構的國際公信力。
馬科斯此次行動被視為一場高風險的政治賭博。馬科斯的目的就是想“鏟除”杜特爾特家族,從而鞏固他的權力;但如果馬科斯失敗了,不僅面臨國內大規模動蕩,還完全有可能重蹈其父親被推翻的覆轍。
目前,杜特爾特陣營的反擊已初見成效——莎拉的支持率飆升,而馬科斯的執政聯盟出現分裂。更關鍵的是,杜特爾特此次“自愿回國被捕”的策略,被廣泛解讀為一場非常有智慧的政治斗爭策略,旨在激發民眾同情并削弱馬科斯的統治合法性。
這場危機可能導向三種結果:一是法律戰勝利,杜特爾特獲釋,并以“政治迫害受害者”的身份回歸,這樣一來,就非常有利于推動莎拉在2028年大選中挑戰馬科斯。二是國際刑事法院堅持審判,菲律賓國內爆發更大規模抗議,菲律賓軍方可能被迫選邊站,甚至引發憲政危機。三是國際調停,達成政治妥協,如果菲律賓國內局勢失控,東盟或聯合國可能介入,推動雙方和解,但馬科斯的權威將嚴重受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