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Le Point》及多家國際媒體披露,法國總統馬克龍已決定制造更多核武器。
馬克龍近日宣布一項耗資數百億歐元的核力量升級計劃,包括在德法邊境部署兩個配備高超音速導彈的“陣風F5”戰斗機中隊、采購新一代ASMPA-R空射核巡航導彈,以及為“梭魚級”核潛艇增配核彈頭。這一舉動被視為對美國戰略收縮與俄羅斯核威脅的雙重回應,但法國能否借此與俄羅斯核力量抗衡?其在歐洲及全球核秩序中的地位又將如何演變?
馬克龍的核計劃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3月,他已宣布向歐洲盟友提供“核保護傘”,并計劃在呂克瑟伊-圣索沃爾空軍基地部署新型“陣風F5”戰斗機及第四代高超音速核導彈ASN4G。該基地距離德國邊境不到200公里,被外界解讀為對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政策的直接回應。
法國目前擁有290枚核彈頭,位居全球第四,但僅相當于美國的7.8%。其核戰略長期以“自衛”為核心,80%的核彈頭部署在核潛艇上,其余由“陣風”戰斗機攜帶。然而,馬克龍的新計劃將顯著改變這一格局:
- 空基力量:ASMPA-R導彈射程從300公里提升至600公里,并配備30萬噸當量核彈頭;“陣風F5”將搭載ASN4G高超音速導彈,速度達5馬赫以上,具備突破俄羅斯防空系統的能力。
- 海基力量:新一代“梭魚級”核潛艇全面服役,每艘可搭載16枚M51.3潛射導彈,射程超1萬公里,覆蓋俄羅斯全境。
盡管法國核武庫規模遠不及俄羅斯(約5580枚核彈頭),但其戰略定位與俄羅斯存在本質差異。俄羅斯的核學說已從“確保相互摧毀”轉向“實戰威懾”,多次在俄烏沖突中暗示可能動用核武器。而法國的核政策仍遵循戴高樂時期的“最后警告”原則,僅在極端情況下使用核武器。
不過,馬克龍的計劃試圖通過技術升級彌補數量劣勢。ASN4G導彈的飛行速度和突防能力,使法國具備對俄羅斯戰略目標實施“有限核打擊”的可能性。此外,法國在德法邊境部署核力量,意在向德國等盟友傳遞“歐洲核自主”信號,削弱美國在歐洲核保護傘中的主導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