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名退伍的軍人回家路上救了一個快凍死的老人,離開時老人遞給他一個小泥球,說:“把這個拿著可以保你一生平安。”
38年過去了,王占奎怎么也沒料到,這顆泥球居然價值兩億!
我們中國總是有句古話為:好人有好報。
或許有些人認為這只是安慰那些做善事隨意撰寫出來的話,但事實上,你只要做了善事,那就一定會得到回報,只是有時候會晚到一點。
那你看,這名退伍軍人不就得到了一個很大的回報嗎。
這名退伍軍人叫做王占奎,王占奎從小就有要當一名軍人的夢想,他從小就不斷的刻苦努力,只為早日能參軍。
就當到了參軍年紀的王占奎,一聽到開始軍營招生了,他便馬不停蹄的第一個跑到了招生處,填了信息報了名,最終他也成功如愿的進入了部隊。
一開始進入部隊的他,沒有什么經驗就被分配到了后勤工作。但是王占奎想要往更高層次爬,便一直努力的訓練,讓連長可以看到他。
最后,在他勤奮努力之下,他當上了部隊里的有線電兵。
那時候的社會一直動蕩不安,戰爭發生的也十分的頻繁,也沒有很高級的通訊設備,很多時候都是靠人力來傳達的。
而這個時候的有線電兵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了,他們時常保持聯系著指揮所跟前方陣地,盡量在第一時間去向對方傳輸信息。
而王占奎在這一方面的實力是非常過硬的,每次都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即使他在傳達的過程中有過兩次負傷,他也依舊堅持著完成他的本職工作,讓部隊里的人都紛紛的為他點贊。
但是后來,由于他受傷無法在進行高強度的作戰模式,便最后萬般無奈之下申請了退伍。
在王占奎退伍之后,他沒有享受國家給的福利,而是回到了家鄉,當了個郵局司機,為老家的老百姓們服務著。
在1971年的冬天,王占奎跟隨的同事下班回家,在行駛的路途中發現前方有一團黑黑的影子在雪堆里瑟瑟發抖,一動不動的。
出于好心的王占奎立馬下車查看。
他打著電筒緩慢的走近,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
他看這附近黑燈瞎火的,一個人都沒有,他便猜想肯定是老人在路上不小心摔跤了,難以爬起來。
他便立即脫下了自己身上的軍大衣,給老人包裹著,還一直用雙手搓老人的臉和四肢,盡量的讓老人的身體暖和起來。
在王占奎的反復搓試下,老人逐漸恢復了意識,有了反應但依舊昏迷不醒,這才緩慢的將老人扶起帶回了車里。
由于不知道老人的家在哪里,王占奎便想著把他帶回單位,但是同事說離單位還有好遠,這老人看著也是很久沒吃東西了。
這一晚,王占奎可謂是一刻都沒合眼,他一直再反反復復的用熱毛巾擦拭著老人的四肢,讓他身體恢復溫度。
還不停的喂著干糧給他吃,讓他有點飽腹感。
但好在這辛勤照顧了一晚上總有點用,在第二天一大早老人醒了過來,眾人都松了一口氣。
也正是這一刻,他們才知道老人的家被燒了,已經無家可歸了。為了報答,老人摸出了一個木盒送給了王占奎。
王占奎是一名軍人,軍人是不可以收老百姓的一針一線的。但在老人的再三說辭下,王占奎最終接受了,也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繼續工作。
直到38年過去了,曾經的小伙也當上了爺爺,王占奎一直都十分懷念當軍的日子。
每年都會整理一次自己當軍是所留下來的東西,而這一次整理也在另一條軍大衣里摸到了那個木盒,一直放在口袋沒拆過。
他出于好奇心,最終打開了木盒,發現這里面是一個珠子,而且表面像有一層土一樣的東西,坑坑洼洼的。
他觀察了片刻后,覺得沒什么用,隨手放在了床頭柜上去吃飯了。
直到晚上回訪睡覺的時候,才發現黑燈瞎火的房間里有一束光照射著,而這束光則是那個“泥珠”所產生的。
看到這一幕的王占奎有些許的驚訝,他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是一顆夜明珠。
想知道真相的王占奎,托關系找了專家來驗證這顆珠子。一驗證之后,讓王占奎更加的驚訝了。
這確實是一顆夜明珠,但是他所有的材料卻是“鉆石隕石”,算是在夜明珠里的一個最高級的一顆,價值至少人民幣兩個億。
王占奎萬萬沒想到,這顆珠子這么得昂貴,而且那位老人僅僅是因為我救了他就給了這么昂貴的匯報,想想還是不妥。
畢竟軍人本就是該為老百姓服務的,他最后便把這顆夜明珠上交給了國家,捐獻到了我國首都的佛教協會進行收藏。
是啊!我們做善事并不是為了那一份回報,而是因為多做善事,可以讓這個世間更加溫暖,讓人與人之間可以更加友好的相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