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季后賽首輪,兩天的比賽看得熱血沸騰,我這好久不更的賬號都有了更新的沖動。
廣東的后場攻擊缺乏,同曦外援缺陣,需要一個后場持球主攻手站出來,這時候,胡明軒和林葳各自挺身而出了。
簡單來說,林葳和胡明軒都是持球型攻擊后衛(wèi),但他們所處的聯(lián)賽環(huán)境其實一直沒有給他們足夠放開掄的可能。
并且,為了適配外援,很多時候都要把他們往1號位上培養(yǎng),其實有些適得其反。
話說回來,同曦最后沒能逆轉成功,林葳面對太多的防守壓迫,而胡明軒在最后時刻得到了隊友的支持。吉倫沃特的爆發(fā)暫時接管了比賽,徐杰突然醒來,攻防都吸引了大量注意,胡明軒的面前就只有一件事,拿球干!
這是林葳羨慕不來的,同曦其實從林葳第一年就一直在糾結這件事,同樣,過去廣東也一樣,而有點搞笑的事,胡明軒的版本答案是徐杰先幫他試出來,回來以后他可以套著答案做題。
當然,你不得不承認,曾經的CBA總決賽MVP,近幾年中國男籃在國際大賽打不過單場最具沖擊力表現(xiàn),胡明軒擁有這樣的條件,這一年季后賽的考驗對他來說也是一個機會,而他的單點爆破會影響接下來對陣廣東的策略。
于是,下一場,或者說近幾年,一直期待的徐杰和胡明軒適配性問題,將在下一場迎來新的考驗。
而林葳面臨的考驗依舊是同曦如何給他足夠多的支持?一個打四個防,這是最簡單的,卻也最考驗球隊信念。對了,一般這樣的球隊能獲得成功,都會有一個隱藏的球隊功臣,他能夠去盤活剩余的球員,在這個主攻點之外,還存在一個體系,比如羅斯時期的諾阿,利夫可以短暫承擔起這個任務嗎?
跟大家道個歉,當牛馬以后沒太多時間寫稿,但是依舊對籃球充滿熱情,有空大家一起聊一聊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