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輕輕一點“關注”按鈕,這不僅能讓您便捷地接收我們后續為您精心準備的精彩文章,更能讓您在閱讀的海洋中暢游時,隨時與我們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點擊、每一個評論,都是對我們創作熱情的極大鼓舞,也是我們不斷進步、持續創新的源泉
王阿姨和丈夫結婚近40年。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李芳從小懂事。大學畢業后,她回到老家做老師。工資不高,但她貼心可靠。小女兒李萍卻不同。全家從小寵著她。想要什么就給什么,養得有些嬌氣。大學畢業后,她去了省城發展。結了婚,生了孩子。逢年過節,她很少回家。
李芳結婚后,主動承擔起家里的大事。10年前,老家的房子破舊不堪。她拿出30萬積蓄,重新修了一遍。她還把王阿姨接到身邊照顧。丈夫去世后,李芳成了母親的主心骨。吃飯、睡覺、看病、住院,全靠她和丈夫操持。可李萍呢?每次問她要幫忙,她要么說“忙”,要么說“沒錢”。王阿姨住院時,李萍直到出院才出現。
今年年初,老房子拆遷。王阿姨拿到150萬賠償款。她很高興,想把錢給李芳。這些年,李芳為家里付出太多。那房子也是她修的。可多年不回家的李萍突然回來。她開口就要75萬,要平分這筆錢。
王阿姨愣住了。她算了一下。李萍這些年沒出過一分錢。母親生病時,她也沒露面。憑什么現在要分錢?王阿姨生氣地說:“這錢是李芳應得的,你沒份!”但李萍不服。她吵著要“公平”。
李萍發火了。她指著王阿姨說:“你從小偏心!姐姐生孩子,你照顧得那么好。我生孩子,你連月子都沒管。這公平嗎?”她還提起過去。說自己受了很多委屈。這150萬是她應得的“補償”。
王阿姨聽著,眼淚差點掉下來。她想起李萍結婚時,自己給了10萬嫁妝。比李芳的5萬多一倍。她怕李萍在婆家受委屈。可李萍只記得自己沒被照顧月子。她忘了當時她有婆婆和小叔子幫忙,家里很熱鬧。而李芳呢?婆家遠在千里。丈夫常出差。母親不去,誰去?
李芳看不下去了。她心疼母親被罵。她擦著眼淚說:“要不平分吧,別讓媽為難。”王阿姨卻更生氣。她說:“憑什么平分?你為家里付出這么多,她什么也沒做就來拿?”她決定給李萍30萬,算給個臺階。可李萍不接受。她堅持要75萬,還說:“不給就法庭見!”
李萍說到做到。她天天去姐姐家門口鬧。她指著王阿姨罵“偏心”。鄰居們都來看熱鬧。李芳一家被鬧得不得安寧。王阿姨氣得血壓升高。她坐在沙發上,手發抖。她說:“我怎么養出這樣的女兒?為了錢,連臉都不要了!”她下定決心。一分不給。全留給李芳。反正以后也指望不上李萍。
王阿姨嘆氣。她說,當年全家寵李萍。覺得她小,不懂事。長大就好了。可現在想想,這寵愛害了她。讓她只會伸手要,從不想回報。
這件事傳開了。街坊們議論紛紛。有人支持王阿姨。他們說:“大女兒出力多,拿大頭合理。小女兒太貪心!”也有人勸她:“姐妹之間,給一半吧。別毀了親情。”還有人說:“這不是錢的問題。是良心的問題。”
王阿姨很為難。如果堅持,小女兒可能跟她斷絕往來。如果讓步,她怕大女兒傷心。她擦著眼淚問:“我該怎么辦?真要分一半給她嗎?”
這場爭端的焦點是150萬拆遷款。大女兒李芳10年如一日支持家庭。她出錢修房,照顧母親。小女兒李萍幾乎沒管過家。現在卻要平分。王阿姨認為,按付出分最公平。李芳拿120萬,李萍拿30萬。可李萍不滿意。她要75萬。家里因此鬧得不可開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