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行業持續內卷的背景下,華為手機一直都在進行突破,這也讓品牌本身的發展變得十分激進,且帶來了出色的影響力。
比如麒麟芯片的全面回歸,然后影像系統、操作系統、屏幕技術的多維度升級,重新讓大家認識了華為手機的實力。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華為Pura 80系列逐漸浮出水面,這款被外界稱為“鴻蒙機皇”的產品,既是華為技術垂直整合能力的集中體現,也是國產供應鏈協同創新的里程碑。
由此可見新機的配置參數極具吸引力,那么到底會帶來多少的驚喜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作為Pura 80系列的核心驅動力,升級版麒麟9020芯片成為最大亮點之一,該芯片基于前代麒麟9000系列的架構優化。
據說此新品不僅采用了全新的3D封裝工藝,還將SoC與運存集成封裝,顯著降低了通信延遲和整體功耗。
結合鴻蒙系統的深度調校,使得Pura 80系列在AI計算、影像處理等場景中展現出更高的能效比,即使是應對復雜多任務和持續高負載場景,也沒有什么壓力。
關鍵博主所說的升級版本,大概率就是華為Pura X上面的同款,對于性能表現會有小幅度的提升,功耗控制則會更好。
而且華為Pura 80系列是首款出廠預裝原生鴻蒙系統(HarmonyOS NEXT)的P系列旗艦,這款操作系統可以很好的和麒麟處理器進行協同。
要知道,該系統從內核到應用層實現完全自主研發,徹底脫離安卓兼容層,在流暢度、安全性和生態協同上實現質的飛躍。
再加上采用微內核設計,支持分布式任務調度,可無縫連接手機、平板、智能汽車等設備,對于新機來說,日常使用體驗肯定是極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原生鴻蒙應用數量還是蠻多的,而且功能特性也不弱,因此對于新機來說,自然會是一個超大助力。
不過相比于核心配置和操作系統,影像始終是Pura系列的核心賣點,而Pura 80系列在此領域的突破堪稱“顛覆性”。
其中華為Pura 80 Ultra將首發國產1英寸超大底主攝(SC5A0CS),這是華為與國內供應鏈聯合研發的成果,標志著國產傳感器技術邁入國際一流行列。
配合RYYB陣列和可變光圈技術,暗光拍攝能力大幅增強,且潛望式長焦鏡頭采用1/1.3英寸大底設計,支持3.5倍光學變焦和微距功能,進一步擴展了創作場景。
重點是除了Ultra版本之外,其余版本也沒有草草了事,而是進行了配置下放,讓其整體的影像得到大幅度提升。
比如華為Pura 80 Pro+搭載了索尼IMX989傳感器,這顆1英寸大底主攝經過華為定制化調校,結合RYYB陣列和可變光圈,在動態范圍與色彩還原上達到新高度。
其潛望長焦鏡頭同樣采用5000萬像素方案,支持長焦微距,成為同檔位罕見的“全焦段旗艦”,成像效果自然沒有壓力。
而且硬件升級之外,華為自研的紅楓影像系統也會普及,通過AI算法優化,實現了更精準的場景識別與色彩管理。
此外,華為XMAGE影像技術也不會缺席,從影像算法上來說,也將會帶來不少的驚喜,這也是其主要賣點所在。
還有就是外圍參數上的懸念也不大,其中標準版采用6.6英寸1.5K直屏,兼顧功耗與顯示精度,滿足小屏愛好者需求。
而Pro/Ultra版則是采用6.78英寸1.5K全等深四微曲屏,支持LTPO自適應刷新率(1-120Hz),在流暢度與功耗間取得平衡。
不過Ultra專屬雙層OLED屏幕技術,這塊屏幕通過疊加發光單元,峰值亮度提升至3000nit,色彩過渡更加細膩,同時延長屏幕壽命。盡管未采用超聲波指紋,但Pura 80系列延續了側邊指紋與2D人臉識別的組合方案,并在解鎖算法上進一步優化,提升濕手解鎖成功率。
綜上信息所述,通過芯片、影像、系統的全鏈路創新,華為再次證明了技術自研與生態整合的重要性,也意味著新機的配置參數很難遇到對手。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覺得新機能被稱為“鴻蒙機皇”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